中国株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猕猴后5’NTR—C区基因组的cDNA序列分析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 | 夏宁邵1; 王海林2; 郑延硕1; 刘敏1; 季维智3; 候云德2; 毕胜利2; 洪宁1; 田保平3 |
刊名 | 病毒学报
![]() |
出版日期 | 1996 |
卷号 | 12期号:2页码:111-116 |
关键词 | 丙型肝炎病毒 猕猴传代 5'NTR—C区基因序列 |
中文摘要 | 从用于接种猕猴的受HCV感染的2份献血员的血清,第一代猕猴感染HCV11个月的1#食蟹猴血清和第二代猕猴受第一代猕猴HCV血清感染HCV3个月后的14#恒河猴血清,提取KNA,用自行设计的HCV5'非编码区和核心区(5'NTR—C区)引物进行逆转录PCR,将扩增的779bpcDNA片段克隆到pUC19质粒上;每一株挑3个克隆用双脱氧链终止法测定其序列并矫正偏差。4株HCV的5'NTR—C区序列,原代人A株(CX1)cDNA全长779bp,原代人B株(CX2)cDNA全长778bp,第一代猕猴株(CX3)cDNA全长776bp,第二代猕猴株(CX4)cDNA全长均为777bp,CX1株和CX4株均在5'NTRnt—216有—C的插入,CX3和CX4C区nt385—387处的3个硷基缺失;CX1株与CX2、CX3、CX4比较,同源性分别为98.07%。96.15%、95.25%:CX2与CX3、CX4的同源性分别为96.28%、95.76%;CX3与CX4的同源性为97.56%。由克隆的HCVC区cDNA推导的氨基酸序列,从HCV的启始密码起,CX1株、CX2株序列全长168个氨基酸,CX3株和CX4株序列全长。 |
收录类别 | 其他 |
资助信息 | 国家科委八五攻关课题,湖南省科委 |
语种 | 中文 |
源URL | [http://159.226.149.26:8080/handle/152453/9857] ![]() |
专题 | 昆明动物研究所_生殖与发育生物学 |
作者单位 | 1.湖南省娄底地区人民医院 2.中国预防医科院病毒学研究所 3.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夏宁邵,王海林,郑延硕,等. 中国株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猕猴后5’NTR—C区基因组的cDNA序列分析[J]. 病毒学报,1996,12(2):111-116. |
APA | 夏宁邵.,王海林.,郑延硕.,刘敏.,季维智.,...&田保平.(1996).中国株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猕猴后5’NTR—C区基因组的cDNA序列分析.病毒学报,12(2),111-116. |
MLA | 夏宁邵,et al."中国株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猕猴后5’NTR—C区基因组的cDNA序列分析".病毒学报 12.2(1996):111-116.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昆明动物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