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单条林带防护作用区风速分布特征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范志平; 曾德慧; 刘大勇; 余新晓; 牛健植
刊名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
出版日期2006
期号1页码:138-141
关键词林带 风速分布特征 有效防护面积
中文摘要为了揭示防护林带对旷野风速运动变化所产生的作用,通过空间多点观测,来研究单条林带防护作用区风速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林带背风面2.5~19H范围内形成的风速降低区,是林带主要保护区和作用范围。其中,4~13H区域内由旷野最大风速值6.4m/s降低至2.7~5.0m/s,风速降低幅度为29.7%~57.8%;13~19H区域内风速分布为5.0~6.0m/s,降低约6.3%~21.9%。在林带迎风面3.5H范围内形成的次降风区,风速降低了0.4~1.0m/s;林带附近乱流交换比较强烈,而且在林带两端处略偏向林带背风面有两个较大的动力速度增强区,风速超过7.0m/s,甚至达到7.5m/s。在林带的垂直...
源URL[http://210.72.129.5/handle/321005/77525]  
专题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_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_期刊论文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范志平,曾德慧,刘大勇,等. 单条林带防护作用区风速分布特征[J].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6(1):138-141.
APA 范志平,曾德慧,刘大勇,余新晓,&牛健植.(2006).单条林带防护作用区风速分布特征.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1),138-141.
MLA 范志平,et al."单条林带防护作用区风速分布特征".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 .1(2006):138-141.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