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环境变化科学评估:过去、现在与未来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 | 陈德亮1; 徐柏青1; 姚檀栋1; 郭正堂1; 崔鹏1; 陈发虎1; 张人禾1; 张宪洲1; 张镱锂1; 樊杰1 |
刊名 | 科学通报
![]() |
出版日期 | 2015-11-20 |
期号 | 32页码:3025-3035+1-2 |
关键词 | 青藏高原 环境变化 科学评估 框架和指标 政策 |
中文摘要 | 基于环境代用指标、观测数据和相关统计资料,从气候、水体、生态系统、陆表环境、人类活动影响和灾害风险6个方面,采用温度、降水、冰川、积雪、湖泊等26项指标内容,归纳了冷/暖、干/湿等60项指标特征,揭示了青藏高原过去2000年和现代环境变化的基本事实,重点评估了环境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同时预估了未来100年环境的不同情景.本文所用资料全部来自公开发表的科学文献和省部级及以上的统计数据,是首次青藏高原环境变化科学评估的简要版本,体现了《青藏高原环境变化科学评估报告》的基本框架、指标体系和主要结论,反映了当今科学界对青藏高原环境变化的科学认知水平. |
收录类别 | CSCD |
源URL | [http://ir.casnw.net/handle/362004/25542] ![]() |
专题 | 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_中科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未分类)_期刊论文 |
作者单位 | 1.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环境变化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 2.Department of Earth Sciences, University of Gothenburg 3.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地球科学卓越创新中心 4.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5.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新生代地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 6.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山地灾害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 7.兰州大学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8.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9.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10.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陈德亮,徐柏青,姚檀栋,等. 青藏高原环境变化科学评估:过去、现在与未来[J]. 科学通报,2015(32):3025-3035+1-2. |
APA | 陈德亮.,徐柏青.,姚檀栋.,郭正堂.,崔鹏.,...&张天华.(2015).青藏高原环境变化科学评估:过去、现在与未来.科学通报(32),3025-3035+1-2. |
MLA | 陈德亮,et al."青藏高原环境变化科学评估:过去、现在与未来".科学通报 .32(2015):3025-3035+1-2.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