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50年来祁连山冰川变化——基于中国第一、二次冰川编目数据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 | 孙美平1; 刘时银1; 姚晓军1; 郭万钦1; 许君利1 |
刊名 | 地理学报
![]() |
出版日期 | 2015-09-15 |
期号 | 09页码:1402-1414 |
关键词 | 冰川 编目 冰储量 气候变化 祁连山 |
中文摘要 | 基于修订后的祁连山区第一次冰川编目(1956-1983年)和最新发布的第二次冰川编目数据(2005-2010年),对祁连山区冰川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祁连山区现有冰川2684条,面积1597.81±70.30 km2,冰储量约84.48 km3。其中,甘肃省和青海省各有冰川1492条和1192条,面积分别为760.96 km2和836.85 km2。2祁连山区冰川数量和面积分别以面积<1.0 km2的冰川和面积介于1~5 km2的冰川为主;冰川平均中值面积海拔为4972.7 m,并自东向西由4483.8 m逐渐上升为5234.1 m。3疏勒河流域冰川面积和冰储量最大,占祁连山冰川总量的31.91%和35.11%;其次是哈尔腾河流域,巴音郭勒河流域冰川面积最小,为2.20 km2;黑河流域是祁连山区冰川平均面积最小的四级流域,冰川平均面积仅0.21 km2。4近50年间祁连山冰川面积和冰储量分别减少420.81 km2(-20.88%)和21.63 km3(-20.26%)。面积<1.0 km2的冰川急剧萎缩是该区冰川面积减少的主要原因,海拔4000 m以下山区冰川已完全消失,海拔4350~5100 m区间冰川面积减少量占冰川面积总损失的84.24%。冰川数量和面积在各个朝向均呈减少态势,其中朝北冰川面积减少最多,朝东冰川面积减少最快,而西北朝向冰川变化最为缓慢。5祁连山冰川变化呈现明显的经度地带性分异,东段冰川退缩较快,中西段冰川面积减少较慢。 |
收录类别 | CSCD |
源URL | [http://ir.casnw.net/handle/362004/25838] ![]() |
专题 | 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_中科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未分类)_期刊论文 |
作者单位 | 1.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2.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孙美平,刘时银,姚晓军,等. 近50年来祁连山冰川变化——基于中国第一、二次冰川编目数据[J]. 地理学报,2015(09):1402-1414. |
APA | 孙美平,刘时银,姚晓军,郭万钦,&许君利.(2015).近50年来祁连山冰川变化——基于中国第一、二次冰川编目数据.地理学报(09),1402-1414. |
MLA | 孙美平,et al."近50年来祁连山冰川变化——基于中国第一、二次冰川编目数据".地理学报 .09(2015):1402-1414.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