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利用滤池中生物铁锰氧化物强化去除水中砷锑离子的方法

文献类型:专利

作者柏耀辉;  陈晨;  梁金松;  胡承志;  曲久辉
发表日期2015-06-04
专利国别中国
专利号CN106277283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
权利人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中文摘要    本发明利用滤池中生物铁锰氧化物强化去除水中砷锑离子的方法,公开了一种通过定向改造生物滤池填料的表面组成,在有效去除地下水中Fe2+及Mn2+的同时,强化去除As3+(或As5+)、Sb3+(或Sb5+)的方法。在普通石英砂生物滤池中加入保藏号为CGMCC No.6630的锰氧化菌,该锰氧化菌能够附着在生物滤池的石英砂填料上,通入配水,培养驯化一段时间后,在Mn2+存在的条件下,该锰氧化菌能将可溶性Mn2+转化为不可溶的Mn4+氧化物,同时能与Fe3+氧化物(地下水Fe2+通过曝气氧化而来)生成红褐色的生物铁锰氧化物,附着在填料上以及填料缝隙间。含有Fe2+、Mn2+、As3+(或As5+)、Sb3+(或Sb5+)的地下水经过计量泵跌水曝气后进入滤池中,在滤池原位生成的生物铁锰氧化物的作用下,能够有效地氧化吸附水中的Fe2+、Mn2+、As3+(或As5+)、Sb3+(或Sb5+)离子,同时经过滤池的过滤作用,水质得到进一步净化。
    一种利用生物滤池去除水体中的Fe2+、Mn2+、As3+或As5+、Sb3+或Sb5+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下述步骤:(1)生物滤池中填料的填装:所述填料由粒径不同的石英砂组成,填装前对填料进行清洗并对填料按粒径进行筛分,在填料层的下层装粒径为0.3‑0.5cm的石英砂,然后中层装粒径为0.2‑0.3cm的石英砂,最上层装粒径为0.1‑0.2cm的石英砂,上中下层的高度比为2∶3∶5;(2)在所述填料上原位生成生物铁锰氧化物:(a1)将待处理的水泵入曝气生物滤池装置的进水管中循环至曝气生物滤池中的填料表面生成生物膜;(b1)将保藏号为CGMCC No.6630的锰氧化菌恶臭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p.)QJX‑1菌液泵入生物滤池填料表面,所述菌液与待处理的水交替泵入生物滤池中填料的表面,定期对配水箱进行曝气,监测生物滤池中的石英砂颗粒变为红褐色并监测出水水质去除率,完成驯化;(3)去除待处理的水中的Fe2+、Mn2+、As3+或As5+、Sb3+或Sb5+:(a2)对生物滤池中填料的驯化完成后,继续将待处理的水泵入所述生物滤池,Fe2+曝气后直接化学生成Fe3+沉淀,Mn2+通过QJX‑1菌被氧化为固体Mn4+氧化物,进一步生成生物铁锰复合氧化物,并附着于滤池填料表面;所生成的生物铁锰氧化物具有氧化和/或吸附As3+或As5+、Sb3+或Sb5+的能力;(b2)滤池运行过程中,定期对滤池进行反冲洗,去除滤池表面的附着物以防止滤池堵塞现象。
公开日期2017-01-04
申请日期2015-06-04
专利申请号CN201510303263
源URL[http://ir.rcees.ac.cn/handle/311016/35461]  
专题生态环境研究中心_环境水质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柏耀辉;陈晨;梁金松;胡承志;曲久辉. 利用滤池中生物铁锰氧化物强化去除水中砷锑离子的方法. CN106277283. 2015-06-04.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