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兔受精卵显微注射外源基因后体外培养的卵裂发育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和协超1; 唐向辉1; 陈云鹤1; 戴长柏2; 孙茂盛2
刊名生物技术
出版日期1995
卷号5期号:6页码:13-15,31
关键词受精卵 基因转移 离体 组织培养 卵裂
ISSN号1004-311X
中文摘要从超数排卵的14只母兔获得438枚受精卵, 卵龄16-22h。显微操作在带微分干涉和相差的Nikon倒置显微镜下进行。注射针的尖端外径0.5#mu#m, 离尖端40和80#mu#m处的外径分别为4.2和6.5#mu#m。注射用外源基因是绵羊生长激素基因与MT-1启动基因藕连的线状DNA溶液(1ng/#mu#l)。140枚注射的受精卵和未注射的145枚受精卵(对照), 在Ham^sF-10培养液(补充生长因子)中培养(38℃, 5%的CO_(2))。结果培养48h后, 注射组卵裂发育率分别是: 未卵裂7.9%(11/140)、卵裂至2-4细胞期11.0%(16/140)、卵裂至8-16细胞期80.7%(113/140)。对照组相应的卵裂率分别是4.1%(6/145)、12.4%(18/145)和83.4%(121/145)。两组卵裂发育率相近。
资助信息其它部委、高等院校基金
原文出处19955613.pdf
公开日期2010-08-24
源URL[http://159.226.149.42:8088/handle/152453/4409]  
专题昆明动物研究所_生殖与发育生物学
昆明动物研究所_哺乳动物胚胎发育
作者单位1.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昆明
2.医科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昆明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和协超,唐向辉,陈云鹤,等. 兔受精卵显微注射外源基因后体外培养的卵裂发育[J]. 生物技术,1995,5(6):13-15,31.
APA 和协超,唐向辉,陈云鹤,戴长柏,&孙茂盛.(1995).兔受精卵显微注射外源基因后体外培养的卵裂发育.生物技术,5(6),13-15,31.
MLA 和协超,et al."兔受精卵显微注射外源基因后体外培养的卵裂发育".生物技术 5.6(1995):13-15,31.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昆明动物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