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脑室MPP+给药建立非人灵长类帕金森病动物模型的方法
文献类型:专利
作者 | 李浩; 雷小光; 胡新天; 张宝荣 |
发表日期 | 2013-06-04 |
专利国别 | 中国 |
专利号 | CN103340859A |
专利类型 | 发明 |
权利人 |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 |
中文摘要 | 侧脑室MPP+给药建立非人灵长类帕金森病动物模型的方法,属生物医学技术。按以下步骤:1、制作侧脑室给药装置;2、根据猴脑图谱和核磁共振成像数据获得侧脑室的定位坐标;3、将导管经猴立体定位仪插入侧脑室给药位置,待动物恢复5~8天后开始给药;将MPP+生理盐水溶液通过与给药管末端相连的注射器注入侧脑室内,MPP+的浓度为0.5-0.7mg/mL,每次给药0.1-0.3mL,每隔48-72小时给药一次,给药30-60天便能建立非人灵长类帕金森病动物模型。本发明采用了新的给药模式,即直接将药物MPP+(1-甲基-4-苯基吡啶离子)注射到动物的侧脑室内建模。MPP+能通过侧脑室注射随脑脊液的全脑循环而特异地损伤脑内多巴胺神经元且引发帕金森病症状,并能最大限度地避免药物对外周的毒副作用。 |
公开日期 | 2013-10-09 |
申请日期 | 2013 |
语种 | 中文 |
专利申请号 | 201310219031.1 |
专利代理 | 昆明科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53111 |
源URL | [http://159.226.149.26:8080/handle/152453/11552] ![]() |
专题 | 昆明动物研究所_神经系统编码 |
作者单位 |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李浩,雷小光,胡新天,等. 侧脑室MPP+给药建立非人灵长类帕金森病动物模型的方法. CN103340859A. 2013-06-04.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昆明动物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