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层气的解吸/吸附机理研究综述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 | 刘曰武![]() ![]() |
刊名 | 油气井测试
![]() |
出版日期 | 2010-12-25 |
卷号 | 19期号:06页码:37-44+83 |
通讯作者邮箱 | lywu@imech.ac.cn |
关键词 | 煤层气 解吸/吸附 机理 模型 |
其他题名 | Review on CBM Desorption/Adsorption Mechanism |
通讯作者 | 刘曰武 |
合作状况 | 国内 |
中文摘要 | 通过对国内外制约煤层气开发的因素和能源需求的分析,指出了研究煤层气的解吸吸附机理的意义。通过分析国内外解吸吸附机理的研究历史和现状,将煤层气的解吸吸附机理归纳综合为单分子层吸附和多分子层吸附两大类;将煤层气的解吸吸附机理模型归纳为五类,即Lang-muir等温吸附及其扩展模型、BET多分子层吸附模型、吸附势理论模型、吸附溶液模型和实验数据拟合分析模型等。对影响煤层气解吸吸附的因素,如煤层的性质、孔隙性结构、煤层气的组分、压力条件和温度条件等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说明指出,解吸吸附机理未来研究的重点方向是在考虑目前已认识的复杂因素条件下,以研究煤层气吸附状态和煤层气的解吸动态过程为主,尤其是甲烷与水和煤层中碳分子的结合与分离的方式。 |
资助信息 | 国家重大专项“大型气田及煤层气开发”专项支持,课题编号2009ZX05038001 |
原文出处 | http://acad.cnki.net/Kns55/brief/result.aspx?dbPrefix=CJFQ |
语种 | 中文 |
公开日期 | 2009-08-03 ; 2011-04-06 |
源URL | [http://dspace.imech.ac.cn/handle/311007/43740] ![]() |
专题 | 力学研究所_环境力学重点实验室(2009-2011) |
通讯作者 | 刘曰武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刘曰武,苏中良. 煤层气的解吸/吸附机理研究综述[J]. 油气井测试,2010,19(06):37-44+83. |
APA | 刘曰武,&苏中良.(2010).煤层气的解吸/吸附机理研究综述.油气井测试,19(06),37-44+83. |
MLA | 刘曰武,et al."煤层气的解吸/吸附机理研究综述".油气井测试 19.06(2010):37-44+83.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力学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