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芳大总制——亚洲最早的共和政体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 | 林其泉 |
出版日期 | 2011-04-26 |
关键词 | 罗芳伯 兰芳国 民主共和国 南洋 |
英文摘要 | 1777年(清乾隆四十二年)6月8日,由华侨罗芳伯等人在南洋西婆罗洲(加里曼丹西部)建立的兰芳国,可说是亚洲最早创建的民主共和国,其所实行的兰芳大总制,是近代世界最早的共和政体之一,较之华盛顿于1787年创建的美利坚合众国,还早了十个年头。兰芳国以自己独特的新体制呈现于东方大地上,经历了107个年头,至1884年(清光绪十年)被荷兰殖民者所併灭,结束它的历史。兰芳国的历史,长期不被人所提起,可它的民主精神,不可磨灭。 一 兰芳国的创建者罗芳伯,原名罗芳柏,1738年(清乾隆三年)出生于广东嘉应州石扇堡世代务农家道小康的罗家,父启隆,母杨氏,有兄弟三人:芳柏、葵柏、台柏。 罗芳伯天资聪颖,小时好读书,怀大志,负奇气,量宽洪,喜怒不形于色;长大后多才多艺,大凡诸子百家无所不晓,颇富学养,又善技击;壮而游交,因赋性醇厚而为众所推尊。芳伯早年在家乡成家,取妻李氏,生有一子取名子增。 罗芳伯于1772年(清乾隆三十七年)秋离乡背井,远赴海外,抵西婆罗洲坤甸的东万律,在那里与挖掘金矿的华侨矿工生活在一起,经几位同乡推荐,参加当地天地会组织并当上私塾教师,教矿工子女攻读诗书,诵唱山歌。望子成龙的华侨矿工们每闻子女的读书声、歌声,笑逐颜开。人们对罗芳伯肃然起敬,称他为“老大哥”,尊之为伯,或说罗芳柏就在这以后成了罗芳伯的。 罗芳伯在东万律教了二年书后,从事买卖黄金为生,但仍把教书为副业。 东万律因出产黄金而出名,也因地处海滨,常有海盗到此劫掠。为了华侨矿工的安全,罗芳伯提出联合自卫,很快得到大家响应,人们捐资购买武器并组织武装团体,进行训练,除常备武装(应急武力),还有预备队,两者合起来约有两万多人,公推罗芳伯为统帅,以对付海盗,保护华侨矿工生命财产的安全。 经过几年的整军经武,罗芳伯成了当地华侨的实际领袖,享有甚高成望。当地土著王公贵族得知后,也无不暗中佩服。 不久,婆罗洲黑社会势力发生叛乱,情况危急。当地苏丹无力平定,甚为惊恐,得知华人社会拥有数万兵力且武器精良,便派人向罗芳伯求助:由华人出兵力,苏丹供武器和军饷,授罗芳伯以全权,清剿叛乱分子,待平定叛乱后,另致重酬。 罗芳伯接受任务后,即组织人员,侦察形势并作好清剿的步署。接着,他挥军乘虚奇袭,一举击溃叛军主力,余众如岛兽散,一场叛乱很快被平定,整个过程不到半年时间,婆罗洲恢复了平静和安宁。苏丹及其臣民感激不尽,对罗芳伯敬之如神,有求必应。 罗芳伯为苏丹立下救亡大功,苏丹履行“功成后另致重酬”的诺言,并借此分散辖区叛众的暴力,以尽除后患,于是宣布重赏并划地分治的决定。罗芳伯他们一下子从苏丹手里得到了纵横数百里的肥沃土地,华侨矿工们喜不自禁。 |
语种 | 中文 |
源URL | [http://dspace.xmu.edu.cn/handle/2288/5272] ![]() |
专题 | 林其泉 人文学院-会议论文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林其泉. 兰芳大总制——亚洲最早的共和政体[J],2011. |
APA | 林其泉.(2011).兰芳大总制——亚洲最早的共和政体.. |
MLA | 林其泉."兰芳大总制——亚洲最早的共和政体".(2011).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厦门大学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