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黄土高原旱作小麦化感表达在根际土中的时空异质性研究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王德胜 ; 马永清 ; 左胜鹏 ; 金付平 ; 袁翠萍
刊名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出版日期2008
期号3页码:537-542
其他题名Spatio-temporal heterogeneity of allelopathic expression in rhizosphere soil under different winter-wheat cultivars on dryland Loess Plateau
合作状况其它
中文摘要采用盆栽试验基于统计学方法,对4种不同品种小麦在4个连续生长期根系表层土壤(0~20cm)化感潜势时空异质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品种小麦之间根系土壤化感潜势差异极显著(P=0.01),随生育期变化,化感潜力的变异与品种有关,一般15cm为普通小麦耕层土壤化感潜力的转折位点。变异函数分析显示,4种小麦根系土壤化感潜势变化是独立、随机、异质性的。"碧玛1号"、"丰产3号"、"宁冬1号"、"小偃22号"变异函数理论模型分别为线形模型、球型模型、指数模型和高斯模型。其中"小偃22号"的化感背景值和化感潜力空间结构比随生育期增大,导致0~20cm表层土壤化感表达具有高度的空间异质性。4种普通小麦的化感表达均存在时空异质性,其中"宁冬1号"的表层土壤化感表达具有很好的分形特征,其空间分布格局的变异存在尺度依赖。"宁冬1号"化感潜势在表层土壤的空间分布趋于离散表达,化感潜力的有效纵向半径和有效延深半径分别为5cm和14cm。这种时空变异格局可能与根系发育特征、根系翻转运动及土壤环境有关,化感实施过程可能为熵增过程。根系表层土壤化感潜势时空异质性的研究可为监测化感作用实施,定位有效化感物质和合理利用土壤化感潜势提供理论...
英文摘要Using pot experiment,spatial and temporal heterogeneity of allelopathic potential of living-roots of four common winter-wheat cultivars in amended soil of the Loess Plateau of China was investigated for four consecutive growing seasons through bioassay aqueous extraction from the top soil(0~20 cm) in conjunction with typical statistics theory.There i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P=0.01) in allelopathic expression in rhizosphere soil among different wheat cultivars.With regard growth and development processes,r...
语种中文
公开日期2010-10-22
源URL[http://ir.iswc.ac.cn/handle/361005/667]  
专题水土保持研究所_水保所知识产出(1956-2013)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王德胜,马永清,左胜鹏,等. 黄土高原旱作小麦化感表达在根际土中的时空异质性研究[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8(3):537-542.
APA 王德胜,马永清,左胜鹏,金付平,&袁翠萍.(2008).黄土高原旱作小麦化感表达在根际土中的时空异质性研究.中国生态农业学报(3),537-542.
MLA 王德胜,et al."黄土高原旱作小麦化感表达在根际土中的时空异质性研究".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3(2008):537-542.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水土保持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