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耕还林还草,由点到面推进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建设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 | 刘文兆 ; 梁一民 ; 侯喜禄 ; 刘国彬 |
刊名 | 科技导报
![]() |
出版日期 | 2000 |
期号 | 7页码:51-53 |
合作状况 | 其它 |
中文摘要 | 一 、背景 搞好生态环境建设已经成为西部大开发的主要内容之一。1999年8月,朱镕基总理在视察陕西延安时,就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治理作出重要指标,提出“退田还林(草),封山绿化,个体承包,以粮代赈”的政策措施。多年来,国家在黄土高原以小流域为单元,建立了若干综合治理试验示范区,取得了许多很有意义的成果。把小流域试验示范区上的成功经验在较大范围的区域推广开来,是实施16字政策措施的重要途径。 位于陕西安塞县的纸坊沟小流域,面积8.27km2,属典型梁峁丘陵沟壑区,沟壑密度为8.06km/km2。气候上处暖温带半湿润与半干旱过渡地带,年均气温8.8℃,年均降水量520mm,干燥度1.53。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粮食单产低是纸坊沟流域所在的黄土丘陵沟壑区第二副区面临的主要问题。早在70年代初,中科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就在安塞县建立基点,与安塞县人民政府一道共同开展水土流失治理的试验研究。从“七五”开始,纸坊沟流域即被列为国家农业科技攻关试区(被称为安塞试区)。经过20多年的建设,安塞试区以退耕还林还草为主要措施,走出了一条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持续发展的路子。不仅为所在地区水土流失治理和生态农业建设提供了大量的... |
语种 | 中文 |
公开日期 | 2010-10-27 |
源URL | [http://ir.iswc.ac.cn/handle/361005/883] ![]() |
专题 | 水土保持研究所_水保所知识产出(1956-2013)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刘文兆,梁一民,侯喜禄,等. 退耕还林还草,由点到面推进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建设[J]. 科技导报,2000(7):51-53. |
APA | 刘文兆,梁一民,侯喜禄,&刘国彬.(2000).退耕还林还草,由点到面推进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建设.科技导报(7),51-53. |
MLA | 刘文兆,et al."退耕还林还草,由点到面推进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建设".科技导报 .7(2000):51-53.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水土保持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