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中国淋溶土的成土过程与基本特性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 | 肖笃宁,谢志霄 |
刊名 | 土壤学报
![]() |
出版日期 | 1994-11-30 |
期号 | 04页码:138-145 |
关键词 | 淋溶土,土壤发生,中国 |
中文摘要 | 淋溶土是我国的一类重要土壤,总面积约12.5万km ̄2。在我国现行的土壤分类系统中,有几个土类——暗棕壤、棕壤、酸性棕壤、白浆上以及部分褐土可归属于淋溶土 ̄1)。这些土壤大都是温带针阔叶混交林下的森林土壤,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别具特征。据30个剖面的统计分析,其B/A层粘粒含量比值,从暗中壤—棕壤—黄棕壤,为1.47—1.88—2.53,经统计土壤发育过程中粘粒的生成量(或损失量)相差七倍。上述几种土壤的水分状况有所差异,但水分含量均足以产生有效的淋溶作用。比较中、美两国的淋溶土由于生物气候和成土年龄的差别,中国的淋溶土E层发育较差而B层较厚,剖面中残遗特征较多。 |
收录类别 | CNKI |
语种 | 中文 |
公开日期 | 2011-05-05 ; 2011-05-20 |
源URL | [http://210.72.129.5/handle/321005/52052] ![]() |
专题 | 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_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_期刊论文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肖笃宁,谢志霄. 试论中国淋溶土的成土过程与基本特性[J]. 土壤学报,1994(04):138-145. |
APA | 肖笃宁,谢志霄.(1994).试论中国淋溶土的成土过程与基本特性.土壤学报(04),138-145. |
MLA | 肖笃宁,谢志霄."试论中国淋溶土的成土过程与基本特性".土壤学报 .04(1994):138-145.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