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行进的小波视频压缩方法及其应用研究

文献类型:学位论文

作者张文琴
学位类别硕士
答辩日期2005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
授予地点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
导师邓云凯
关键词冗余小波 视频多描述编码 三维小波 运动补偿时域滤波 内容分发网络
其他题名Research on the Advanced Wavelet-Based Video Coding and the Application
学位专业通信与信息系统
中文摘要在多媒体通信不断发展的今天,视频通信在通信领域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因此如何对庞大的视频数据进行有效压缩编码至关重要,也是目前的一个研究热点。网络带宽适应性和传输鲁}奉性是视频通信刘视频压缩技术提出的最具挑,吩性的问题。因此,对视频编码的可扩展性和鲁棒性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基于小波的视频图象编码技术不仅能提供高的编码压缩效率,而且高度支持了可扩展性编码。本论文主要就视频小波编码技术展开研究,并且,采用多描述视频编码技术来增强视频流的传输鲁棒性。具体内容主要包括:1.分析了在小波域中进行运动估计和运动补偿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方法,实现了基于冗余小波变换的视频编码方法。研究了基于小波域的多分辨率运动估计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冗余小波域的MRME改进算法。并月.,基于冗余小波变换视频编码的框架,提出了一种多描述视频编码新方法,该方法以牺牲少量编码效率为代价,来提高编码系统的传输鲁棒性。2.研究了三维小波变换编码方法,分析了运动补偿时域滤波器(MCTF)的性能。对MCTF中的非连接像素点,提出了一种劈分块双向运动估计的处理方法,并月,将提升方案运用到了三维小波视频编码中,不仅加快了运算速度,而且使半像素精度的MCTF可逆,提高了编码压缩效率。基于三维小波变换编码,提出了一利哆描述可分级视频编码方法,该方法能灵活地适应网络信道的动态变化、异构以及接收端的不同状况,实时解决不可靠信道视频传输的丢包,误码等现象,实现可分级性和鲁棒性编码。3·研究了内容分发网络(CDN)技术,并且,采用多相变换多描述分解方法,结合视频小波编码技术提出了一种适合于内容分发网络的视频编码新方法。4·分析了Rayspace图象的数据特征,并且,根据其特征采用视频小波编码方法对其进行压缩。研究结果表明,基于三维小波变换的Rayspace图象的数据压缩是非常有效的。
语种中文
公开日期2011-07-19
页码88
源URL[http://ir.ie.ac.cn/handle/80137/9061]  
专题电子学研究所_电子所博硕士学位论文_电子所博硕士学位论文_学位论文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张文琴. 行进的小波视频压缩方法及其应用研究[D]. 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 2005.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电子学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