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横断山区高山冰缘带植物繁殖特征和适应策略─以性系统和“绒毛植物”绵参为例

文献类型:学位论文

作者彭德力
学位类别博士
答辩日期2015-05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大学
授予地点昆明
导师孙航 ; 欧晓昆
关键词传粉生态学 繁殖适应 高山冰缘带 横断山区 进化 绵参 绒毛植物 性系统 种子萌发
学位专业植物学
中文摘要高山冰缘带(高山流石滩)位于永久雪线和高山草甸之间,是海拔最高的陆地生态系统。由于所处的环境极端恶劣(低气压、低温、强紫外线、较短的生长季和稀少的传粉者),导致分布于该区域的植物相对稀少,且多呈斑块状分布。受西南季风和东南季风以及独特山地地形因素的影响,中国西南横断山区的高山冰缘带拥有世界上同类生境中最为丰富的植物区系(共有种子植物48科,168属,942种)。在长期的适应进化中,该区域发展出了非常丰富的特化性状,其中以绒毛、温室、垫状和隐蔽色等四种高度特化适应性状最负盛名。横断山区高山冰缘带为何会进化出如此丰富的植物类群,引起了广大生物学家的关注。繁殖是研究进化问题的核心,也是研究生物进化问题的关键。性系统、特殊的生活型、花部形态、传粉机制以及种子萌发等繁殖适应特征都是广大学者研究的热点问题。本研究首先在大尺度上统计横断山区高山冰缘带整个区域内植物的繁殖特征,并重点分析讨论性系统格局,然后选取该区域的代表类群--绵参(绒毛植物)作为研究案例,开展高山冰缘带植物的繁殖适应进化研究,本论文重点对绵参的传粉、适应结构及种子萌发进行了探讨
语种中文
源URL[http://ir.kib.ac.cn/handle/151853/51109]  
专题昆明植物研究所_昆明植物所硕博研究生毕业学位论文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彭德力. 横断山区高山冰缘带植物繁殖特征和适应策略─以性系统和“绒毛植物”绵参为例[D]. 昆明. 中国科学院大学. 2015.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昆明植物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