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综合指标法的中国生态系统服务保护有效性评价研究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 | 张立伟1; 傅伯杰1![]() |
刊名 | 地理学报
![]() |
出版日期 | 2016 |
卷号 | v.71期号:5页码:"768-780" |
关键词 | 0375-5444 |
中文摘要 | 将生态系统服务保护纳入到传统的以保护区为基础的自然保护之中是生态保护研究的新领域。利用综合指标方法,分析了中国从2000-2010年的4种生态系统服务时空变化特征;并对中国的七大生态保护和恢复区域的服务空间保护成效进行评价,提出了国家尺度上的生态系统服务保护优先性分级。主要结论为:1中国的生态系统服务自西北向东南逐渐增加,显著增加区主要分布在黄土高原地区,显著减少区主要分布在东北及华北地区。黄土高原的生态系统服务提高主要是农田向草地和林地、草地向林地的转换引的;华北地区的降低主要是耕地的减少以及人工用地的增加引起的;东北地区是由于林地向耕地草地、耕地向湿地与人工用地的转换引起的。2七大生态保护和恢复区的生态系统服务均为增加趋势而且显著增加面积大于减少面积;显著增加面积最大的为三北防护林工程区、最小的为重点生态功能区;显著减少最大为重要生态功能区、最小的为三北防护林工程区。而且,对服务的保护成效在重要生态功能区最高,其次为天然林保护工程区,其余区域均小于全国平均水平。3提出的生态系统服务保护优先性等级中,极高级别占到了国土面积的26.18%,保护的生态系统服务量占到全国总量的64.19%,保护成效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47倍。 |
收录类别 | CSCD |
CSCD记录号 | CSCD:5713482 |
源URL | [http://ir.rcees.ac.cn/handle/311016/37068] ![]() |
专题 | 生态环境研究中心_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
作者单位 | 1.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 2.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3.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4.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张立伟,傅伯杰,吕一河,等. 基于综合指标法的中国生态系统服务保护有效性评价研究[J]. 地理学报,2016,v.71(5):"768-780". |
APA | 张立伟.,傅伯杰.,吕一河.,董治宝.,李英杰.,...&吴炳方.(2016).基于综合指标法的中国生态系统服务保护有效性评价研究.地理学报,v.71(5),"768-780". |
MLA | 张立伟,et al."基于综合指标法的中国生态系统服务保护有效性评价研究".地理学报 v.71.5(2016):"768-780".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