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两级P2P的网络视频点播关键技术研究与系统设计
文献类型:学位论文
作者 | 张泰乐 |
学位类别 | 博士 |
答辩日期 | 2006-05-30 |
授予单位 |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
授予地点 | 声学研究所 |
关键词 | 视频流媒体点播技术 对等网络互连 多描述编码 分级编码 差分业务 |
学位专业 | 信号与信息处理 |
中文摘要 | 视频点播 (Video-on-Demand,VOD[1])作为用户在任何时间获取所需的音视频数据并进行播放的技术,最早应用于电视领域,随着网络,尤其是宽带网络的快速发展,业已成为网络多媒体通信中具有良好前景的重要应用。 但从我国网络视频点播系统的现状来看,VOD系统存在着可扩展性差,终端异构性强,对现有IP网络缺乏有效的多媒体数据传输QoS保障机制等问题,在技术上尚难以满足当前实际应用的要求。因此,在三网融合的大趋势下,基于面向服务的下一代网络,深入开展视频点播关键技术研究,并给出实用的系统方案,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实际应用价值。根据在中国下一代互联网络(CNGI)上开展大规模可管理,可运营的视频多媒体点播系统(项目编号:CNGI-04-15-2A)要求,在充分研究了视频点播系统关键技术,对等互联网络(P2P)在流媒体内容分布策略的基础上,本文研究设计了一套内容分发网络(CDN),P2P技术相结合的两级P2P网络的视频点播系统与并对其中的关键技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本文主要贡献和创新性工作如下: 1.提出了一种基于两级P2P网络的视频点播系统结构。 该系统结合了CDN和P2P的优点,基本解决现存VOD系统中广泛面临的可扩展性差,对现有IP网络缺乏有效的媒体数据传输QoS保障机制等问题。 2.通过理论分析研究了两级P2P点播系统的服务能力。 通过推导,可以发现系统的服务能力与服务器的服务能力成正比,并随时间以节点的平均服务能力为基数按照指数增长。 3.提出了一套骨干P2P内容分布网络和园区P2P视频点播网络的实现规则。 在骨干网中,通过节点识别认证,影片验证,以及传输控制协议等技术,可以将影片文件快速,准确,完整的分布到网络边缘。在园区网中,通过节点安全验证,影片传输质量控制技术,激励机制以及传输控制协议可以在园区网络中开展大规模P2P视频点播业务。 4.提出了在园区P2P网络中采用多描述精细可分级编码策略。 在园区网络中使用多描述精细可分级编码,可以有效的降低园区P2P中节点异构性强,动态性高对视频服务质量造成的影响。 5.提出了一种用于MPEG传输的两次标记染色法 在园区网络采用本文提出的两次标记染色法可以有效的提高在带宽受限时视频的传输质量。仿真结果显示,通过该方法可使接收视频的峰值信噪比(PSNR)大约提高3db左右。 |
语种 | 中文 |
公开日期 | 2011-05-07 |
页码 | 135 |
源URL | [http://159.226.59.140/handle/311008/88] ![]() |
专题 | 声学研究所_声学所博硕士学位论文_1981-2009博硕士学位论文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张泰乐. 基于两级P2P的网络视频点播关键技术研究与系统设计[D]. 声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2006.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声学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