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玉米植株残体还田后土壤胡敏酸理化性质变化的动态研究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吴景贵 ; 席时权 ; 姜岩 ; 孙淑珍 ; 王明辉 ; 姜亦梅
刊名中国农业科学
出版日期1999
卷号32期号:1页码:63-68
关键词玉米 植株残体 胡敏酸 理化性质
ISSN号0578-1752
中文摘要玉米植株残体施入土壤后,土壤胡敏酸的一系列理化性质发生了改变:胡敏酸的阳 离子交换量增加,色调系数提高,相对色度降低,抗絮凝能力增强,电泳速度加快,并且胡敏酸由 A型向B型、P型和Rp型转变。这些性质发生改变最大的时期皆发生在玉米植株残体施入土壤 后的第60~75天。就玉米植株残体不同部分施入土壤后对上述性质变化的影响而言,玉米秸秆 的作用大于玉米根茬。
收录类别CSCD收录国内期刊论文
语种中文
公开日期2010-11-04 ; 2011-06-09
源URL[http://ir.ciac.jl.cn/handle/322003/22429]  
专题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_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知识产出_期刊论文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吴景贵,席时权,姜岩,等. 玉米植株残体还田后土壤胡敏酸理化性质变化的动态研究[J]. 中国农业科学,1999,32(1):63-68.
APA 吴景贵,席时权,姜岩,孙淑珍,王明辉,&姜亦梅.(1999).玉米植株残体还田后土壤胡敏酸理化性质变化的动态研究.中国农业科学,32(1),63-68.
MLA 吴景贵,et al."玉米植株残体还田后土壤胡敏酸理化性质变化的动态研究".中国农业科学 32.1(1999):63-68.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