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露天矿地下采空区爆破崩落法治理效果的数值模拟研究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耿智园1; 冯春2,3; 郭汝坤2,3; 贾建军1; 邵猛1; 乔继延2,3; 李世海2,3
刊名爆破
出版日期2017-12-15
卷号34期号:4页码:57-65
关键词采空区 爆破崩落法 数值模拟 间排距 起爆延时
ISSN号1001-487X
英文摘要爆破崩落法是治理露天矿地下采空区的主要手段,数值模拟是研究爆破崩落效果的有效工具。基于连续-非连续数值模拟方法(CDEM),利用朗道点火爆炸模型实现了炸药起爆过程的描述,利用考虑应变软化效应的Mohr-Coulomb模型及最大拉应力模型实现了围岩损伤破裂过程的模拟。以弓长岭铁矿何家采场采空区为研究对象,重点探讨了炮孔间排距、起爆延时等对该采空区上覆岩层损伤破裂程度、空区填充程度及空区内大块率的影响规律。计算结果表明:炮孔间排距对爆破效果的影响较大,随着间排距的增大,塌落至空区的大块率逐渐增大,且塌落范围逐渐减小。当间排距为17m时,仅空区顶板附近出现局部塌落,地表岩层依然处于稳定状态。起爆延时对爆破效果的影响较小,当起爆延时大于42ms以后,塌落至空区的岩体块度分布基本一致,仅大块率有所区别。为了确保爆破崩落法的治理效果,建议炮孔的间排距不大于7m,炮孔排间延时不小于42ms。
语种中文
CSCD记录号CSCD:6138811
资助机构爆破崩落法是治理露天矿地下采空区的主要手段,数值模拟是研究爆破崩落效果的有效工具。基于连续-非连续数值模拟方法(CDEM),利用朗道点火爆炸模型实现了炸药起爆过程的描述,利用考虑应变软化效应的Mohr-Coulomb模型及最大拉应力模型实现了围岩损伤破裂过程的模拟。以弓长岭铁矿何家采场采空区为研究对象,重点探讨了炮孔间排距、起爆延时等对该采空区上覆岩层损伤破裂程度、空区填充程度及空区内大块率的影响规律。计算结果表明:炮孔间排距对爆破效果的影响较大,随着间排距的增大,塌落至空区的大块率逐渐增大,且塌落范围逐渐减小。当间排距为17 m时,仅空区顶板附近出现局部塌落,地表岩层依然处于稳定状态。起爆延时对爆破效果的影响较小,当起爆延时大于42 ms以后,塌落至空区的岩体块度分布基本一致,仅大块率有所区别。为了确保爆破崩落法的治理效果,建议炮孔的间排距不大于7 m,炮孔排间延时不小于42 ms。
源URL[http://dspace.imech.ac.cn/handle/311007/77734]  
专题力学研究所_流固耦合系统力学重点实验室(2012-)
作者单位1.鞍钢矿业爆破有限公司,鞍山114046;
2.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北京100190;
3.中国科学院流固耦合系统力学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90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耿智园,冯春,郭汝坤,等. 露天矿地下采空区爆破崩落法治理效果的数值模拟研究[J]. 爆破,2017,34(4):57-65.
APA 耿智园.,冯春.,郭汝坤.,贾建军.,邵猛.,...&李世海.(2017).露天矿地下采空区爆破崩落法治理效果的数值模拟研究.爆破,34(4),57-65.
MLA 耿智园,et al."露天矿地下采空区爆破崩落法治理效果的数值模拟研究".爆破 34.4(2017):57-65.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力学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