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北部晚新生代岩浆活动的地震学特征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 | 夏少红; 孙金龙; 曹敬贺; 万奎元; 赵芳; 范朝焰 |
刊名 | 中国和平音像电子出版社
![]() |
出版日期 | 2017 |
页码 | 3 |
关键词 | 南海北部 新生代岩浆活动 晚新生代 陆坡区 陆架区 低速异常 海底火山 下地壳高速层 |
通讯作者 | 夏少红 |
中文摘要 | 1.引言南海是西太平洋最大的边缘海之一,位于欧亚、印-澳和太平洋三大板块的交汇处,其演化过程经历了晚中生代俯冲到新生代大陆张裂、破裂及海底扩张,以及随后洋壳俯冲等一系列完整的构造演变过程,集聚了从陆到洋、从俯冲输入到岩浆输出到再俯冲输入等极具特色的构造叠加景观,是开展洋-陆构造变迁和地球深-浅循环演变的极佳场所。从世界范围来看张裂大陆边缘被划分为火山型(e.g.,Geoffroy,2005)和非火山型(e.g.,Reston,2009)两个端元,其判别的标准主要是大陆在张裂或破裂期 |
源URL | [http://ir.scsio.ac.cn/handle/344004/17210] ![]() |
专题 | 南海海洋研究所_中科院边缘海地质重点实验室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夏少红,孙金龙,曹敬贺,等. 南海北部晚新生代岩浆活动的地震学特征[J]. 中国和平音像电子出版社,2017:3. |
APA | 夏少红,孙金龙,曹敬贺,万奎元,赵芳,&范朝焰.(2017).南海北部晚新生代岩浆活动的地震学特征.中国和平音像电子出版社,3. |
MLA | 夏少红,et al."南海北部晚新生代岩浆活动的地震学特征".中国和平音像电子出版社 (2017):3.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南海海洋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