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七星岗古海岸遗迹的发现及其科学意义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 | 赵焕庭 |
刊名 | 热带地理
![]() |
出版日期 | 2017 |
卷号 | 37期号:04页码:610-619 |
关键词 | 七星岗 古海岸遗迹 海蚀崖 海蚀穴 海蚀平台 沙坝―潟湖体系 珠江三角洲 吴尚时 |
通讯作者 | 赵焕庭 |
中文摘要 | 文章论述吴尚时1937年发现并报道的广州东南郊七星岗海岸侵蚀地形及其附近松岗海积沙堤地形,论证吴尚时是珠江河口三角洲地区古海岸地形的首先发现者以及该古海岸地形形成于全新世中期全球海平面上升珠江河口发生桂州海进8―2 ka BP时段。指出七星岗古海岸地形的发现具有重要科学意义,表明中国学者的科研能力媲美同时代的洋学者,这一发现支撑了珠江三角洲的存在,同时为中国古籍对珠江河口湾演变的记述提供了实物证据,数十年来它在高等专业教学实习、科学研究、大众科学知识普及、社会文化教育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让多代地质、地理、海洋人才从中受益,并对珠江河口三角洲的整治与开发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广州市政府1956年将七星岗古海岸遗址列为广州市重点文物,1983年广东省地理学会决定在该处建立纪念碑,近年建造七星岗古海岸遗址科学公园,这是对七星岗古海岸地形遗迹实施有效保护与发挥科教作用的绝佳举措。吴尚时重视野外考察,实事求是,不迷信、不盲从、善思考、勇探索、勤写作、贡献真知灼见的科学创新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
源URL | [http://ir.scsio.ac.cn/handle/344004/17225] ![]() |
专题 | 南海海洋研究所_中科院边缘海地质重点实验室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赵焕庭. 广州七星岗古海岸遗迹的发现及其科学意义[J]. 热带地理,2017,37(04):610-619. |
APA | 赵焕庭.(2017).广州七星岗古海岸遗迹的发现及其科学意义.热带地理,37(04),610-619. |
MLA | 赵焕庭."广州七星岗古海岸遗迹的发现及其科学意义".热带地理 37.04(2017):610-619.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南海海洋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