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大亚湾夏季和冬季超微型浮游生物的时空分布及环境调控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姜歆; 柯志新; 向晨晖; 李佳俊; 谭烨辉; 黄良民
刊名生态科学
出版日期2018
卷号37期号:02页码:1-10
关键词超微型浮游生物 聚球藻 超微型真核藻类 异养细菌 大亚湾 时空变化
通讯作者姜歆
中文摘要通过流式细胞法,于2015年夏季(7月)和冬季(12月)对大亚湾超微型浮游生物(聚球藻、超微型真核藻类和异养细菌)的时空变化及环境调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夏季聚球藻、超微型真核藻类和异养细菌的丰度分别为(44.56±46.26)×10~3 cells·m L~(–1)、(3.00±4.50)×10~3 cells·m L~(–1)和(12.31±7.54)×10~5 cells·m L~(–1),冬季的丰度分别为(12.48±3.96)×10~3 cells·m L~(–1)、(0.78±0.71)×10~3 cells·m L~(–1)和(3.83±1.39)×10~5 cells·m L~(–1)。超微型浮游生物的丰度呈现为夏季高于冬季,受到温度、溶解无机氮组成和透明度的影响。夏季表层丰度明显高于底层,但冬季表底层无明显差异。在水平分布上,夏季湾内高营养盐基本对应高丰度,但石化区附近(S3站)营养盐高丰度却较低,范和港(S1站)低营养盐丰度却较高;湾口和湾外区主要受到外海水的影响,超微型浮游生物的3个类群丰度均较低。在沿岸流、海水垂直混合、外源营养盐输入等多个因素共同影响下,冬季湾中部和大鹏澳附近的聚球藻丰度较高,超微型真核藻类在湾口和范和港丰度较高,异养细菌在湾内和湾西部丰度较高。两个季节超微型真核藻类和异养细菌呈显著正相关。
源URL[http://ir.scsio.ac.cn/handle/344004/17275]  
专题南海海洋研究所_中科院海洋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重点实验室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姜歆,柯志新,向晨晖,等. 大亚湾夏季和冬季超微型浮游生物的时空分布及环境调控[J]. 生态科学,2018,37(02):1-10.
APA 姜歆,柯志新,向晨晖,李佳俊,谭烨辉,&黄良民.(2018).大亚湾夏季和冬季超微型浮游生物的时空分布及环境调控.生态科学,37(02),1-10.
MLA 姜歆,et al."大亚湾夏季和冬季超微型浮游生物的时空分布及环境调控".生态科学 37.02(2018):1-10.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南海海洋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