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湾近岸浮游纤毛虫群落的昼夜变化特征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 | 王有军; 徐翠莲; 胡思敏; 李涛; 刘胜 |
刊名 | 热带海洋学报
![]() |
出版日期 | 2017 |
卷号 | 36期号:01页码:72-80 |
关键词 | 三亚湾 浮游纤毛虫 多样性 昼夜变化 |
通讯作者 | 王有军 |
中文摘要 | 浮游纤毛虫广泛分布于海洋环境中,是连接微食物环和经典食物链的关键环节,在生态系统的物质传递和能量流通中占据重要地位。为深入认识纤毛虫在热带海区的分布特征及其生态功能,于2014年4月在三亚湾近岸海区设置昼夜连续监测站点,分早晨(6:00)、中午(12:00)、傍晚(18:00)和夜晚(24:00)四个时间点分别采集浮游纤毛虫及环境因子检测样品,并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分析了表层水体浮游纤毛虫群落结构的昼夜变化特征。结果显示:1)表层浮游纤毛虫多样性高,共获得79条不同代表序列;2)不同时间表层海水中浮游纤毛虫多样性差异显著,表现为白天降低,夜晚升高,其多样性高低依次为:早晨[48个操作分类单元(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OTU)]>夜晚(37个OTU)>傍晚(32个OTU)>中午(29个OTU)。浮游纤毛虫群落结构表现出昼夜变化现象,可能是因为不同类群纤毛虫具有不同的空间分布规律。 |
源URL | [http://ir.scsio.ac.cn/handle/344004/17347] ![]() |
专题 | 南海海洋研究所_中科院海洋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重点实验室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王有军,徐翠莲,胡思敏,等. 三亚湾近岸浮游纤毛虫群落的昼夜变化特征[J]. 热带海洋学报,2017,36(01):72-80. |
APA | 王有军,徐翠莲,胡思敏,李涛,&刘胜.(2017).三亚湾近岸浮游纤毛虫群落的昼夜变化特征.热带海洋学报,36(01),72-80. |
MLA | 王有军,et al."三亚湾近岸浮游纤毛虫群落的昼夜变化特征".热带海洋学报 36.01(2017):72-80.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南海海洋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