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胶东半岛海岸带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及模拟研究

文献类型:学位论文

作者路晓
答辩日期2011-05-31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授予地点北京
导师侯西勇 ; 毕晓丽
关键词胶东半岛 海岸带 土地利用变化 空间化markov模型
其他题名Spatial-Temporal Dynamics of Land-Use Change and Spatialized Markov Method for Land-Use Change Simulation in Coastal Zone of Jiaodong Peninsula, China
英文摘要在归纳和总结近年来国内外大量关于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LUCC)研究文献的基础上,以胶东半岛为案例区,利用1990、1995、2000和2005年四个时相的土地利用分布数据,应用土地利用动态度、转移矩阵以及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等方法对胶东半岛土地利用分布的时空特征进行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建立和应用“空间化Markov模型”对山东省土地利用变化过程及趋势进行情景分析与模拟,研究表明: 1)1990~2005年间胶东半岛土地利用类型以耕地、草地、林地为主,其中,耕地、林地、草地面积总体呈减少趋势,城镇、农村、交通工矿与水体面积总体呈增加趋势;胶东半岛15年间土地利用集约化水平有所上升,人类对土地利用的影响程度不断提高,通过区域差异的对比分析发现,胶东半岛内三个地市土地利用程度的高低顺序为青岛>威海>烟台;通过对胶东半岛海岸带土地利用特征的研究认为,为服务于海岸带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框架目标,宜于强化海岸带综合管理,科学规划、合理配置胶东半岛土地资源的结构特征和空间布局,促进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2)建立和应用“空间化Markov模型”模拟和预测山东的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得到名义尺度和比率尺度两种表达形式的模拟结果,又分别应用偏离度、Kappa系数以及误差矩阵三种方法进行精度验证,结果表明“空间化Markov模型”的模拟精度比较理想,对于耕地、林地、草地以及未利用地等受人类影响程度相对较小的土地利用类型的模拟精度总体优于城镇、农村及交通工矿(尤其是城镇)等受人类活动影响程度较大的土地利用类型的模拟精度;在时间维度,“空间化Markov模型”的精度特征表现为步长越小,即,模拟期越短,则模拟精度越高;而在空间维度,“空间化Markov模型”的精度则表现出显著的空间异质性和复杂性特征。总体上,应用“空间化Markov模型”模拟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及趋势是可行的,其优点在于不需要做驱动力及驱动机制分析但却能够取得比较理想的模拟精度。
公开日期2011-07-10
源URL[http://ir.yic.ac.cn/handle/133337/3608]  
专题中科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知识产出_学位论文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路晓. 胶东半岛海岸带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及模拟研究[D]. 北京.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1.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烟台海岸带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