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长山群岛海岸带沉积物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 | 李佳霖![]() ![]() |
刊名 | 微生物学报
![]() |
出版日期 | 2010-12-31 |
卷号 | 51期号:5 页码:656-666 |
关键词 | 海岸带 微生物群落结构 分子生物学分析方法 人类活动 |
ISSN号 | 0001-6209 |
其他题名 | Microbial diversity of sediments from the coasts of Dalian Changshan Islands |
产权排序 | 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宁波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Department of Oceanography,University of Hawaii at Manoa; |
通讯作者 | 秦松,汪光义 |
英文摘要 | 【目的】为揭示海岸带微生物群落结构在人类活动影响下的分布差异及对环境因子变化的响应趋势,【方法】本实验采用t-RFLP和DGGE技术,对大连长山群岛不同功能类型海岸潮间带沉积物中的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进行比对和分析,并通过16S rRNA基因文库解析养殖污染站位的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结果】T-RFLP的t-RF分析显示,养殖污染严重站位的微生物丰度、香农指数和均匀度明显高于其它站位。通过对t-RFLP色谱峰和DGGE图谱聚类分析发现,处于旅游区的2个站位微生物群落结构相似度较高,养殖区随污染程度加重与旅游区的群落结构差异增大。对污染严重站位建立的克隆文库显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为优势菌群,其中γ-变形菌门是主要存在的亚门微生物。【结论】T-RFLP和DGGE技术从不同方面反映了环境中的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养殖污染区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发生明显变化,其影响大于地理隔离效应,污染严重区域的微生物群落中存在大量肠杆菌属,且多个物种与富营养化和赤潮相关联,如拟杆菌门和α-变形细菌红细菌目的细菌。 |
学科主题 | 海洋科学 |
语种 | 中文 |
CSCD记录号 | CSCD:4192453 |
资助机构 | 中国科学院创新团队国际合作伙伴计划“海岸带典型环境过程和资源效应”~~ |
公开日期 | 2011-07-21 |
源URL | [http://ir.yic.ac.cn/handle/133337/4342] ![]() |
专题 | 烟台海岸带研究所_海岸带生物学与生物资源利用所重点实验室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李佳霖,王中华,秦松,等. 大连长山群岛海岸带沉积物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J]. 微生物学报 ,2010,51(5 ):656-666. |
APA | 李佳霖,王中华,秦松,&汪光义.(2010).大连长山群岛海岸带沉积物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微生物学报 ,51(5 ),656-666. |
MLA | 李佳霖,et al."大连长山群岛海岸带沉积物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微生物学报 51.5 (2010):656-666.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烟台海岸带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