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大亚湾和四十里湾附近海域表层沉积物中无机碳形态研究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解学良 ; 王允周 ; 张培玉 ; 高学鲁
刊名环境化学
出版日期2011
卷号30期号:6页码:30
关键词海洋沉积物 无机碳 连续浸取 地球化学形态  
其他题名FRACTIONATION OF INORGANIC CARBON IN SURFACE SEDIMENTS OF DAYA BAY AND SISHILI BAY AREAS      
通讯作者高学鲁 xlgao@yic.ac.cn
产权排序青岛大学化学化工与环境学院;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海岸带环境过程重点实验室;  
英文摘要采用连续浸取法对位于亚热带的大亚湾和温带的四十里湾附近海域的表层沉积物样品中无机碳的赋存形态进行了研究,将无机碳分为可交换态(NaCl相)、弱碱浸取态(NH.3H2O相)、强碱浸取态(NaOH相)、弱酸浸取态(NH2OH.HCl相)和残渣态,测定了相关地球化学参数粒度组成和总有机碳(TOC).结果表明,NH2OH.HCl相无机碳是大亚湾和四十里湾附近海域表层沉积物中无机碳的主要存在形式,其平均含量分别占总无机碳的46.2%和86.8%.沉积物粒度是控制四十里湾附近海域表层沉积物中NaCl相、NH.3H2O相和NaOH相无机碳含量空间变化的重要因素;较高含量的粘土组分有利于大亚湾表层沉积物中NH.3H2O相和NaOH相无机碳的保存.TOC仅与大亚湾表层沉积物中的NaOH相无机碳和四十里湾附近海域表层沉积物中NaCl相无机碳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表明其总体上对这两个海域表层沉积物中无机碳的形态组成影响较弱.  
学科主题地球化学  
语种中文
CSCD记录号CSCD:4230612
源URL[http://ir.yic.ac.cn/handle/133337/5046]  
专题烟台海岸带研究所_污染过程与控制实验室
烟台海岸带研究所_中科院海岸带环境过程与生态修复重点实验室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解学良,王允周,张培玉,等. 大亚湾和四十里湾附近海域表层沉积物中无机碳形态研究[J]. 环境化学,2011,30(6):30.
APA 解学良,王允周,张培玉,&高学鲁.(2011).大亚湾和四十里湾附近海域表层沉积物中无机碳形态研究.环境化学,30(6),30.
MLA 解学良,et al."大亚湾和四十里湾附近海域表层沉积物中无机碳形态研究".环境化学 30.6(2011):30.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烟台海岸带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