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壤连作花生不同生育期根际微生物区系变化研究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 | 骆永明![]() |
刊名 |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 |
出版日期 | 2011 |
卷号 | 32期号:4 页码:23-27+38 |
关键词 | 红壤 连作花生 生育期 根际微生物区系 Dgge |
ISSN号 | 1671-4652 |
其他题名 | Studies on microbial population dynamics in rhizospheres of the continous cropping peanuts in red soil at different growth periods |
产权排序 | 扬州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土壤环境与污染修复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 |
通讯作者 | 王小兵 xbwangxl@sina.com.cn |
英文摘要 | 通过平板计数法及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分析法对红壤旱地12年长期连作花生不同生育期根际微生物区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同一生育期内,随着生育期的进程各处理微生物数量逐渐增加,有机肥处理(M)、有机肥+有效菌剂处理(BM)的细菌、放线菌数量显著高于化肥处理(F),真菌数量显著低于化肥处理。通过对PCR-DGGE图谱的研究,各施肥处理连作花生根际微生物区系结构趋于单一,主要以鞘胺醇单胞菌属为主,青枯菌量增加,土壤微生物区系变劣。由DGGE图谱聚类分析和群落多样性分析进一步可知,有机肥处理、有机肥+有效菌剂处理的丰富度指数及香农-威纳指数均大于施用化肥处理,施用有机肥添加有效菌剂有利于改善连作花生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综合而言,土壤微生物区系失衡,土传病害病原菌增加可能是导致花生连作障碍的主要因子。 |
学科主题 | 分子生物学 |
语种 | 中文 |
CSCD记录号 | CSCD:4418571 |
公开日期 | 2012-03-06 |
源URL | [http://ir.yic.ac.cn/handle/133337/5275] ![]() |
专题 | 烟台海岸带研究所_污染过程与控制实验室 烟台海岸带研究所_中科院海岸带环境过程与生态修复重点实验室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骆永明. 红壤连作花生不同生育期根际微生物区系变化研究 [J].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11,32(4 ):23-27+38. |
APA | 骆永明.(2011).红壤连作花生不同生育期根际微生物区系变化研究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32(4 ),23-27+38. |
MLA | 骆永明."红壤连作花生不同生育期根际微生物区系变化研究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32.4 (2011):23-27+38.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烟台海岸带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