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气候变化对我国南方人工林地上生物量影响的模拟研究——以会同生态站磨哨实验林场为例

文献类型:中文期刊论文

作者戴尔阜1; 周恒1; 吴卓1; 汪晓帆1; 奚为民1; 朱建佳1
发表日期2016
关键词RCPs ANPP 森林地上生物量 LANDIS-Ⅱ模型
英文摘要全球气候变暖对陆地生态系统尤其是森林生态系统有着重要的影响,气温升高、辐射强迫的增强将显著改变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南方人工林作为我国森林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日益强烈.为了探究未来气候情景下我国南方人工林对气候变化的响应,降低未来气候变化对人工林可能带来的损失,本研究采用3种最新的气候情景—典型浓度排放路径情景(RCP2.6情景、RCP4.5情景、RCP8.5情景)预估数据,应用生态系统过程模型Pn ET-Ⅱ和空间直观景观模型LANDIS-Ⅱ模拟2014—2094年间湖南省会同森林生态实验站磨哨实验林场森林的地表净初级生产力(ANPP)、物种建立可能性(SEP)和地上生物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森林类型的SEP和ANPP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有明显的差异,各森林类型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程度表现为:对于SEP,在RCP2.6和RCP4.5情景下,人工针叶林>天然阔叶林>人工阔叶林;在RCP8.5情景下,天然阔叶林>人工阔叶林>人工针叶林.对于ANPP,在RCP2.6情景下,人工阔叶林>天然阔叶林>人工针叶林;在RCP4.5和RCP8.5情景下,天然阔叶林>人工阔叶林>人工针叶林.人工针叶林的地上生物量在2050年左右开始下降,天然阔叶林和人工阔叶林整体呈现上升趋势.2014—2094年,研究区地上总生物量在不同气候情景下增加幅度不同,RCP2.6情景下增加了68.2%,RCP4.5情景下增加了79.3%,RCP8.5情景下增加了72.6%.3种情景下的总地上生物量大小排序为:RCP4.5>RCP8.5>RCP2.6.我们认为,适当的增温将有助于未来研究区森林总地上生物量的积累,但过度的增温也可能会阻碍森林的生产和生态功能的持续发展.
出处应用生态学报
10页:3059-3069
语种中文
源URL[http://ir.igsnrr.ac.cn/handle/311030/41726]  
专题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_历年回溯文献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作者单位1.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中国科学院陆地表层格局与模拟重点实验室
3.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
4.中国科学院大学
5.Department of Biological and Health Sciences Texas A&M University
6.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戴尔阜,周恒,吴卓,等. 气候变化对我国南方人工林地上生物量影响的模拟研究——以会同生态站磨哨实验林场为例. 2016.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