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历史文献资料的17世纪以来东北亚台风信息挖掘
文献类型:中文期刊论文
作者 | 小林雄河1; 潘威1 |
发表日期 | 2016 |
关键词 | 历史文献 西北太平洋地区 东北亚地区 台风 |
英文摘要 | 西北太平洋地区,尤其是东北亚地区,台风灾害多发,这些地区的台风的运动轨迹变化会对社会经济发展带来深刻的影响。台风活动跨海而行,因此将东北亚几个国家的历史台风信息结合起来,才能看出其全貌。中日两国,最早通过仪器观测描述的台风路径分别为1879年和1878年,历史时期的东北亚地区台风事件只能靠历史文献来推测。以在台风路径的推测上具有问题(台风影响范围评估、详细记录时间的利用、2次相近台风的辨别等)的4次台风事件为例,讨论17世纪以来东北亚台风路径的推测方法。通过对台风个案的讨论,指出将致灾记录和感应记录相结合的可行性;利用仪器观测时期台风记录验证历史文献记载的有效性。相当一部分日记资料在古风暴研究中仍处于未被发掘状态。历史上流传至今的公用日记和各名家的家记,拥有较长的写作时间和较为均质的写作内容,可提高跨国界古风暴研究的时空分辨率。 |
出处 | 地理研究
![]() |
期 | 07页:1344-1352 |
语种 | 中文 |
源URL | [http://ir.igsnrr.ac.cn/handle/311030/41616] ![]() |
专题 | 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_历年回溯文献 |
作者单位 | 1.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GIS实验室 2.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陆地表层格局与模拟重点实验室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小林雄河,潘威. 基于历史文献资料的17世纪以来东北亚台风信息挖掘. 2016.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