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青海不同林分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PLFA)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字洪标1; 向泽宇1; 王根绪2; 阿的鲁骥1; 王长庭1
刊名林业科学
出版日期2017
卷号53期号:3页码:21-32
关键词磷脂脂肪酸(Plfas) 微生物群落 林型 土壤有机碳 青海
ISSN号1001-7488
DOI10.11707/j.1001-7488.20170303
其他题名Profile of Soil Microbial Community under Different Stand Types in Qinghai Province
通讯作者王长庭
英文摘要

【目的】研究青海省7种林分类型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的变化规律,从微生物的角度为该区森林土壤资源的科学管理与评价以及林分结构调整和生态系统更新、恢复与重建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常规实验室分析和磷脂脂肪酸(phospholipid fatty acids,PLFAs)分析法对青海省云杉、白桦、落叶松和山杨组成的7种不同林分类型(大通青海云杉天然林A、大通白桦次生林B、湟中白桦青海云杉天然混交林C、乐都落叶松白桦天然混交林D、民和山杨人工林E、循化山杨白桦次生林F、尖扎青海云杉天然林G)表层土壤(0 ~ 20 cm)的土壤理化特征和微生物量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的组成进行分析,并探索土壤微生物各菌群与土壤理化特性间的相关性。【结果】研究区不同林分类型土壤中共检测到17种PLFA生物标记,且PLFA生物标记的种类不尽相同,在A和B林分种类最多,而G林分种类最少; 7种林分类型土壤中含量最高的PLFA生物标记是16: 0,最丰富的脂肪酸种类是饱和脂肪酸;土壤微生物PLFA总量表现为B林分最高,G最低;细菌PLFA含量总体表现为阔叶林最高、针阔混交林其次,针叶林最低,真菌的PLFA含量明显表现为阔叶林>混交林>针叶林,且细菌的分布量显著大于真菌; 7种林分类型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指数Simpson指数和Shannon-Wiener指数在F和G林分中显著小于其他类型,而McIntosh指数表现为A,B和D显著大于其他处理;主成分分析表明广义细菌和革兰氏阳性菌是土壤微生物群落类群的主要成分;冗余分析表明pH值、土壤含水量和细根生物量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最大,其次为土壤有机碳含量、土壤密度和凋落物现存量。【结论】不同林分类型土壤微生物群落特征及其影响因子存在显著差异,在管理和利用森林生态系统时应考虑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变化特征,以便制定出合理的森林管理利用措施。

学科主题S714.3
语种中文
CSCD记录号CSCD:5982168
源URL[http://ir.imde.ac.cn/handle/131551/18885]  
专题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_山地表生过程与生态调控重点实验室
作者单位1.西南民族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2.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字洪标,向泽宇,王根绪,等. 青海不同林分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PLFA)[J]. 林业科学,2017,53(3):21-32.
APA 字洪标,向泽宇,王根绪,阿的鲁骥,&王长庭.(2017).青海不同林分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PLFA).林业科学,53(3),21-32.
MLA 字洪标,et al."青海不同林分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PLFA)".林业科学 53.3(2017):21-32.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