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字形认知研究的刺激源设计及在fMRI研究中的应用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 | 周扬; 王健; 张久权; 李传明; 谢兵; 余琼武; 黄学全; 翁旭初![]() |
刊名 |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 |
出版日期 | 2007 |
卷号 | 7期号:2页码:185-188 |
关键词 | 汉字 认知 磁共振成像 功能性 |
ISSN号 | 1673-6273 |
其他题名 | Design of Simulus for Chinese Character Recognition and Its Application in fMRI Study |
英文摘要 | 目的:评估汉字字形刺激源在汉字认知fMRI研究中的有效性,并对参与汉字处理的脑皮层区域进行定位及初步的量化分析。方法:选择母语为汉语、经利手测试后为右利手且裸眼视力正常(大于等于1.0)的在校大学生10例(男6例,女4例)作为被试。试验任务采用组块设计,将汉字(非字、假字、真字)投射到屏幕上,受试者接受汉字字形图片的视觉刺激,按非字-假字-真字-非字-假字-真字顺序呈现,共6个block。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采用国际通用的AFNI软件。结果:左额叶上、中、下回(包括Broca's area)、左中央前回(BA6)、左顶上小叶及顶下小叶(包括缘上回及角回)及双侧枕叶、楔前叶显著激活; 左颞叶梭状回(BA37)、右额下回及双侧颞中、上回及扣带回显著激活,左大脑半球的激活体积明显大于右侧大脑半球。结论:本研究设计的汉字字形刺激源结合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可以对汉字处理的相关大脑皮层区域进行定位,为研究人脑加工处理汉字的神经机制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无创性影像学方法,并应用fMRI技术进一步证实其优势半球为左半球,且需要多种脑区共同参与完成。本试验模式可望成为一种对语言障碍病人进行脑功能检查的有效手段,从而为指导临床治疗和评价预后提供更丰富的信息。 |
学科主题 | 心理语言学 ; 认知神经科学 |
语种 | 中文 |
公开日期 | 2011-01-11 |
源URL | [http://ir.psych.ac.cn/handle/311026/3458] ![]() |
专题 | 心理研究所_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回溯数据库(1956-2010) |
通讯作者 | 王健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周扬,王健,张久权,等. 汉字字形认知研究的刺激源设计及在fMRI研究中的应用[J].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07,7(2):185-188. |
APA | 周扬.,王健.,张久权.,李传明.,谢兵.,...&翁旭初.(2007).汉字字形认知研究的刺激源设计及在fMRI研究中的应用.现代生物医学进展,7(2),185-188. |
MLA | 周扬,et al."汉字字形认知研究的刺激源设计及在fMRI研究中的应用".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7.2(2007):185-188.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心理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