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纵向再探学前儿童心理理论发展模式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方富熹; H.M.Wellman; 刘玉娟; 刘国雄; 亢蓉
刊名心理学报
出版日期2009
卷号41期号:8页码:706-714
关键词心理理论量表 纵向研究 发展次序 学前儿童
ISSN号0439-755X
其他题名Longitudinal Perspectives:The Sequences of Theory-of-Mind Development in Chinese Preschoolers
英文摘要本文作者前不久完成的一项横断设计研究中,以自编的心理理论量表测查比较了中美两国3~5岁儿童的有关发展。量表包括五项任务:(1)不同的愿望;(2)知与不知;(3)不同的信念;(4)内容错误信念和(5)伪装的情绪。研究发现两种不同文化群体儿童对上述任务的理解均表现出稳定一致的发展次序,两者的次序大致相同但具有重要差别:我国儿童的理解次序如从易到难排列如上所列,这一次序与美国儿童的差别在于我国儿童先理解"知与不知",然后是"不同的信念",而美国儿童则恰好相反。这一研究结果对了解不同文化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次序是十分有意义的,但问题是经由横断设计的量表研究所确立的发展次序能否准确地描述个体儿童的纵向进展呢?为此本研究使用了相同的测量工具对参加过横断研究的北京3岁儿童(时间1)在他们4岁(时间2)和5岁(时间3)时进行了焦点追踪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测查时间的延伸,个体儿童的作业成绩不仅逐步提高,而且这种提高符合量表任务的发展次序。通过应用格特曼(Guttman)和雷氏(Rasch)测量模型对这一结果的分析,再一次证实我国个体儿童的有关发展次序与欧美文化儿童的发展次序大致相同并且有重要的差别。本研究的结果不仅能为横断研究中个别差异的研究提供有用的工具,而且深化了人们对心理理论发展机制的认识,即把心理理论的发展看作是在一定的文化环境影响下不断扩展和深化的概念建构过程。但对这一推论仍有待进一步证实。
学科主题发展心理学
资助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童年早期儿童朴素理论发展的实验研究”(30270476)的部分工作
语种中文
公开日期2011-01-21
源URL[http://ir.psych.ac.cn/handle/311026/4352]  
专题心理研究所_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回溯数据库(1956-2010)
通讯作者方富熹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方富熹,H.M.Wellman,刘玉娟,等. 纵向再探学前儿童心理理论发展模式[J]. 心理学报,2009,41(8):706-714.
APA 方富熹,H.M.Wellman,刘玉娟,刘国雄,&亢蓉.(2009).纵向再探学前儿童心理理论发展模式.心理学报,41(8),706-714.
MLA 方富熹,et al."纵向再探学前儿童心理理论发展模式".心理学报 41.8(2009):706-714.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心理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