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儿童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双眼竞争意识和潜意识状态下对人际交往信息的认知加工过程英文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王美娟1; 赵金萍2,3; 钱洁4; 朱怡康1; 杨志3; 蒋毅3; 王继军1; 杜亚松1; 翁旭初2,5; 李春波1
刊名上海精神医学
出版日期2013
卷号25期号:3页码:157-164
ISSN号1002-0829
DOI10.3969/j.issn.1002-0829.2013.03.005
其他题名Binocular rivalry in children with schizophrenia: the conscious and unconscious cognitive processing of interpersonal information
英文摘要

背景: 儿童期精神分裂是一种严重的精神障碍,有理论认为其认知功能无论是意识水平还是潜意识水平都存在异常。但目前尚无针对儿童期精神分裂的潜意识认知功能研究。
目的: 开发新的双眼竞争测验版本,用于评估个体在意识和潜意识状态下对人际交往信息的认知加工过程,并依此判断儿童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认知功能是否受损。
方法: 选取3种不同类型的图片(图片中无人物、有2~3个人物、有4个及以上的人物)共30张,这些图片在双眼竞争测验不可见模式(存在双眼竞争性抑制,反映潜意识状态下认知加工)和可见模式(无双眼竞争性抑制,反映意识状态下)中展示。对15名年龄≤16岁、以妄想为主要症状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及15名健康儿童进行双眼竞争测验,通过对目标图片出现后立即在其左侧或右侧出现光栅的方向的判别来比较两组儿童的正确率,并比较两组间的反应时间。
结果: 患者组对所有类型图片中光栅方向判断的正确率均低于对照组,但是12对比较中仅2对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相比,无论是在可见模式还是非可见模式下,患者对人物图片的注意要比对无人图片的注意有所增加,但无显著性意义。我们并未发现精神病性症状的严重程度与对图像认知加工的受损程度之间存在任何关联。当要求被试对三组图片进行评分时,患者组对存在2~3个人物的图片报告的高兴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的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儿童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对描绘人际关系的图片注意一定程度的增加,提示该病与社会信息的认知处理过程受损相关,但目前结果尚不能证实这一关系。我们将双眼竞争范式应用于认知功能差异的研究,只是取得部分的成功,其主要原因是该测验中对不同类型图片的反应注意量的关键指标存在较大的变异。

语种英语
资助机构supported by the Key National Basic Research Development Plan(2007CB512306) ; the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81171267)
源URL[http://ir.psych.ac.cn/handle/311026/25168]  
专题心理研究所_健康与遗传心理学研究室
作者单位1.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
2.北京军区空军后勤部卫生处
3.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4.上海市杨浦区中心医院
5.杭州师范大学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王美娟,赵金萍,钱洁,等. 儿童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双眼竞争意识和潜意识状态下对人际交往信息的认知加工过程英文[J]. 上海精神医学,2013,25(3):157-164.
APA 王美娟.,赵金萍.,钱洁.,朱怡康.,杨志.,...&李春波.(2013).儿童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双眼竞争意识和潜意识状态下对人际交往信息的认知加工过程英文.上海精神医学,25(3),157-164.
MLA 王美娟,et al."儿童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双眼竞争意识和潜意识状态下对人际交往信息的认知加工过程英文".上海精神医学 25.3(2013):157-164.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心理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