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植物群落生物量和有机碳对高寒草甸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李月梅 ; 曹广民 ; 徐仁海
刊名草业科学
出版日期2007
卷号24期号:6页码:4-8
关键词高寒草甸 土地利用 生物量 碳素固定量
合作状况国内
中文摘要在中国科学院海北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定位站地区,选择高寒矮嵩草草甸及其开垦后形成的农田和一年生人工草地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了高寒草甸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生物量和植物-土壤系统固定的有机碳量的变化。结果表明:3种土地利用方式相比较,地上生物量由高到低依次为人工草地〉农田〉高寒草甸(P〈0.01),分别为11.83、9.78和4.36 t/hm~2;3种土地利用方式下地下生物量剖面分布均呈倒金字塔形,0~40 cm地下生物量为高寒草甸〉人工草地〉农田(P〈0.01),分别为15.74、5.61和1.24 t/hm~2。随着高寒草甸土地利用方式改变,植物群落碳素固定量也随之减小,其序列由高到低依次为:高寒草甸〉人工草地〉农田(P〈0.05),其值分别为7.63、6.81和4.51 t/hm~2。
英文摘要在中国科学院海北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定位站地区,选择高寒矮嵩草草甸及其开垦后形成的农田和一年生人工草地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了高寒草甸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生物量和植物-土壤系统固定的有机碳量的变化。结果表明:3种土地利用方式相比较,地上生物量由高到低依次为人工草地〉农田〉高寒草甸(P〈0.01),分别为11.83、9.78和4.36 t/hm~2;3种土地利用方式下地下生物量剖面分布均呈倒金字塔形,0~40 cm地下生物量为高寒草甸〉人工草地〉农田(P〈0.01),分别为15.74、5.61和1.24 t/hm~2。随着高寒草甸土地利用方式改变,植物群落碳素固定量也随之减小,其序列由高到低依次为:高寒草甸〉人工草地〉农田(P〈0.05),其值分别为7.63、6.81和4.51 t/hm~2。
学科主题植物学
收录类别CSCD
语种中文
CSCD记录号CSCD:2977596
公开日期2009-11-12
源URL[http://ir.nwipb.ac.cn/handle/363003/185]  
专题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_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李月梅,曹广民,徐仁海. 植物群落生物量和有机碳对高寒草甸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J]. 草业科学,2007,24(6):4-8.
APA 李月梅,曹广民,&徐仁海.(2007).植物群落生物量和有机碳对高寒草甸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草业科学,24(6),4-8.
MLA 李月梅,et al."植物群落生物量和有机碳对高寒草甸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草业科学 24.6(2007):4-8.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