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高寒矮嵩草草甸地面热源强度及与生物量关系的初步研究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张法伟 ; 刘安花 ; 李英年 ; 赵亮
刊名中国农业气象
出版日期2007
卷号28期号:2页码:144-148
关键词矮嵩草草甸 热源强度 热量平衡 生物量
合作状况国内
中文摘要在青藏高原海北高寒矮嵩草草甸地区,依据2002年涡度相关法观测的能量平衡各分量资料和6-10月植物地上、地下生物量测定值,分析了高寒矮嵩草草甸近地表热量平衡、地面热源强度的变化特征,讨论了地面热源强度与植物生物量季节变化过程中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在青藏高原海北高寒矮嵩草草甸地区,年内地面均为热源,热源强度季节变化明显,地面热源强度年平均为88.5 W/m2;地上生物量季节变化与热源强度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地下生物量季节变化与热源强度关系不明显。
英文摘要在青藏高原海北高寒矮嵩草草甸地区,依据2002年涡度相关法观测的能量平衡各分量资料和6-10月植物地上、地下生物量测定值,分析了高寒矮嵩草草甸近地表热量平衡、地面热源强度的变化特征,讨论了地面热源强度与植物生物量季节变化过程中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在青藏高原海北高寒矮嵩草草甸地区,年内地面均为热源,热源强度季节变化明显,地面热源强度年平均为88.5 W/m2;地上生物量季节变化与热源强度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地下生物量季节变化与热源强度关系不明显。
学科主题生物科学
收录类别CSCD
语种中文
CSCD记录号CSCD:2881011
公开日期2009-11-14
源URL[http://ir.nwipb.ac.cn/handle/363003/233]  
专题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_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张法伟,刘安花,李英年,等. 高寒矮嵩草草甸地面热源强度及与生物量关系的初步研究[J]. 中国农业气象,2007,28(2):144-148.
APA 张法伟,刘安花,李英年,&赵亮.(2007).高寒矮嵩草草甸地面热源强度及与生物量关系的初步研究.中国农业气象,28(2),144-148.
MLA 张法伟,et al."高寒矮嵩草草甸地面热源强度及与生物量关系的初步研究".中国农业气象 28.2(2007):144-148.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