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高寒草甸土地退化及其恢复重建对土壤碳氮含量的影响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王文颖 ; 王启基 ; 王刚
刊名生态环境
出版日期2006
卷号15期号:2页码:362-366
关键词高寒草甸 土地退化 恢复重建 土壤碳氮含量
合作状况国内
中文摘要针对我国青藏高原草地大面积退化及由此引发的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从土壤生态功能恢复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将原生高寒嵩草草甸封育系统作为对照,研究了土地退化对土壤碳氮含最的影响,检验了不同人工重建措施(3个人工种植处理:混播、松耙单播、翻耕单播和1个自然恢复处理)对土壤碳含量的相对影响程度。研究结果如下:原生植被封育处理每平方米土壤平均碳、氮含量分别为7.47kg和0.647kg,而重度退化地碳、氮含量分别为3.67和0.448kg•m^-2.可以推算,由于土地退化而造成的土壤(0-20cm层)碳氮丢失量分别为3.80kg•m^-2和0.199kg•m^-2,即高寒草甸土地退化导致0~20cm土壤层中50.87%的有机碳和30.75%的氮流失,可以看出高寒草甸土壤退化后流失的碳比氮多;混播处理、松耙单播处理、翻耕单播处理和自然恢复处理土壤单位面积有机碳含量分别是原牛植被土壤有机碳的70.5%,69.0%,49.0%和80%,单位面积氮含量分别是原生植被土壤全氮的86.9%,88.7%,71.1%和91.7%。但是,与重度退化地相比,除翻耕单播处理外,其它恢复重建措施均能部分恢复系统的碳氮含量,因此,将重度退化地进行自然恢复或松耙混播重建多年生植被可以作为系统固定碳(碳汇)的一个途径。
英文摘要针对我国青藏高原草地大面积退化及由此引发的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从土壤生态功能恢复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将原生高寒嵩草草甸封育系统作为对照,研究了土地退化对土壤碳氮含最的影响,检验了不同人工重建措施(3个人工种植处理:混播、松耙单播、翻耕单播和1个自然恢复处理)对土壤碳含量的相对影响程度。研究结果如下:原生植被封育处理每平方米土壤平均碳、氮含量分别为7.47kg和0.647kg,而重度退化地碳、氮含量分别为3.67和0.448kg•m^-2.可以推算,由于土地退化而造成的土壤(0-20cm层)碳氮丢失量分别为3.80kg•m^-2和0.199kg•m^-2,即高寒草甸土地退化导致0~20cm土壤层中50.87%的有机碳和30.75%的氮流失,可以看出高寒草甸土壤退化后流失的碳比氮多;混播处理、松耙单播处理、翻耕单播处理和自然恢复处理土壤单位面积有机碳含量分别是原牛植被土壤有机碳的70.5%,69.0%,49.0%和80%,单位面积氮含量分别是原生植被土壤全氮的86.9%,88.7%,71.1%和91.7%。但是,与重度退化地相比,除翻耕单播处理外,其它恢复重建措施均能部分恢复系统的碳氮含量,因此,将重度退化地进行自然恢复或松耙混播重建多年生植被可以作为系统固定碳(碳汇)的一个途径。
学科主题生物科学
收录类别CSCD
语种中文
CSCD记录号CSCD:2461267
公开日期2009-11-16
源URL[http://ir.nwipb.ac.cn/handle/363003/340]  
专题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_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王文颖,王启基,王刚. 高寒草甸土地退化及其恢复重建对土壤碳氮含量的影响[J]. 生态环境,2006,15(2):362-366.
APA 王文颖,王启基,&王刚.(2006).高寒草甸土地退化及其恢复重建对土壤碳氮含量的影响.生态环境,15(2),362-366.
MLA 王文颖,et al."高寒草甸土地退化及其恢复重建对土壤碳氮含量的影响".生态环境 15.2(2006):362-366.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