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垦对海北高寒草甸土壤有机碳的影响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 | 李月梅 ; 曹广民 ; 王跃思 |
刊名 | 生态学杂志
![]() |
出版日期 | 2006 |
卷号 | 25期号:8页码:911-915 |
关键词 | 开垦 高寒草甸 农田 土壤有机碳 轻组有机碳 |
合作状况 | 国内 |
中文摘要 | 在中国科学院海北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定位站地区,选择高寒草甸开垦后形成的农田(种植春油菜)作为研究对象,开垦年限分别为0、10、20和30年,利用土壤有机碳密度分组法,对0~10 cm、10~20 cm、20~30 cm、30~40 cm土层土壤有机碳(SOC)及不同组分(轻组有机碳LFOC,重组有机碳HFOC)含量及随开垦年限变化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高寒草甸开垦后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的变化主要发生在0~10 cm土层,LFOC下降最快,其次为HFOC和SOC,至30年时分别下降了48.63%、43.97%、37.64%.而0~40 cm土体内,SOC、LFOC和HFOC亦呈下降趋势,开垦30年,它们的下降速率分别为785.77、16.79和460.29 kg C•hm-2•yr-1.开垦将大大降低高寒草甸作为碳汇的功能,土壤碳库的总贮量由143 516.94 kg C•hm-2•yr-1下降至114 298.34 kg C•hm-2•yr-1,使其逆转为碳源. |
英文摘要 | 在中国科学院海北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定位站地区,选择高寒草甸开垦后形成的农田(种植春油菜)作为研究对象,开垦年限分别为0、10、20和30年,利用土壤有机碳密度分组法,对0~10 cm、10~20 cm、20~30 cm、30~40 cm土层土壤有机碳(SOC)及不同组分(轻组有机碳LFOC,重组有机碳HFOC)含量及随开垦年限变化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高寒草甸开垦后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的变化主要发生在0~10 cm土层,LFOC下降最快,其次为HFOC和SOC,至30年时分别下降了48.63%、43.97%、37.64%.而0~40 cm土体内,SOC、LFOC和HFOC亦呈下降趋势,开垦30年,它们的下降速率分别为785.77、16.79和460.29 kg C•hm-2•yr-1.开垦将大大降低高寒草甸作为碳汇的功能,土壤碳库的总贮量由143 516.94 kg C•hm-2•yr-1下降至114 298.34 kg C•hm-2•yr-1,使其逆转为碳源. |
学科主题 | 生物科学 |
收录类别 | CSCD |
语种 | 中文 |
CSCD记录号 | CSCD:2442818 |
公开日期 | 2009-11-16 |
源URL | [http://ir.nwipb.ac.cn/handle/363003/357] ![]() |
专题 | 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_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李月梅,曹广民,王跃思. 开垦对海北高寒草甸土壤有机碳的影响[J]. 生态学杂志,2006,25(8):911-915. |
APA | 李月梅,曹广民,&王跃思.(2006).开垦对海北高寒草甸土壤有机碳的影响.生态学杂志,25(8),911-915. |
MLA | 李月梅,et al."开垦对海北高寒草甸土壤有机碳的影响".生态学杂志 25.8(2006):911-915.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