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分子影像术中微创成像技术研究和临床应用
文献类型:学位论文
作者 | 毛亚敏![]() |
答辩日期 | 2018-05 |
授予单位 |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
授予地点 | 北京 |
导师 | 田捷 |
关键词 | 光学分子影像 微创手术 内窥镜 近红外荧光成像 手术导航 肺癌 |
英文摘要 | 光学分子影像技术是成像领域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生力量,其通过分子探针标记病变区域或重要组织,基于光学成像连续动态的采集光学分子信号。作为一种客观评价病变组织的成像方式,光学分子影像技术为医生提供分子细胞水平信息,用于识别病变组织,使医生能够在手术过程中进行准确、客观、有效的判断,是一种术中实时在体的高灵敏度成像方式。 在微创手术中,如何进行精准的肿瘤定位和肿瘤边界划分是临床上面临的挑战性问题。伴随着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的普及,手动触诊病灶区域被限制,使得外科医生主要依赖于视觉检查。但是作为术中的主要成像方式,白光内窥成像缺乏肿瘤和正常组织之间的对比,微创手术亟需一种高灵敏的术中成像方式。相比于传统的白光观测,光学分子影像为微小病灶的识别提供了一种有力的观测工具,有潜力提升手术效果。本文立足于解决肺癌微创手术的实际临床应用问题,不仅在理论算法上对基于光学分子影像的术中微创成像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还构建了一套基于光学分子影像的术中微创成像设备,并基于二者设计了针对肺癌微创手术的预临床和临床试验。论文的主要工作和创新点归纳如下:
|
语种 | 中文 |
源URL | [http://ir.ia.ac.cn/handle/173211/21517] ![]() |
专题 | 毕业生_博士学位论文 |
作者单位 |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毛亚敏. 光学分子影像术中微创成像技术研究和临床应用[D]. 北京.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8.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自动化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