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三种药用植物的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研究

文献类型:学位论文

作者高雪梅
答辩日期2006-06-03
文献子类博士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授予地点昆明植物研究所
导师孙汉董
关键词南五味子 冬凌草 木脂素 三萜 二萜
学位专业植物学
英文摘要本论文由四章组成。第一章和第二章详细论述了两种南五味子属药用植物:狭叶南五味子 (Kadsura angustifolia) 和冷饭团 (Kadsura coccinea) 的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从狭叶南五味子藤茎中共分离鉴定了38个化合物,包括31个木脂素,2个三萜,1个黃酮和一些小分子萜类化合物,其中12个为新的木脂素,并对部分化合物进行了抗HIV活性筛选。从冷饭团藤茎的70%丙酮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39 个化合物,包括20个新三萜1个新的木脂素,对部分三萜进行了细胞毒活性筛选。第三章介绍了对香茶菜属植物冬凌草 (Isodon rubescens) 化学成分的研究,从中分离鉴定了20个二萜类化合物。其中化合物1–5为新二萜。论文的第四章为五味子科和木兰科植物中木脂素研究进展的综述。我们在此总结了1978年以来五味子科植物中的木脂素成分共248个,2000年以来木兰科植物中的木脂素成分共52个。 通过波谱分析和晶体X-衍射等手段,从上述三种植物中共鉴定了97个化合物,38个为新化合物。已鉴定的化合物类型涉及木脂素、三萜、二萜、黄酮和其它酚性成分等,新化合物类型包括二萜、三萜和木脂素。首次从南五味子植物中发现了降三萜类化合物,加深了对五味子科植物化学成分的认识,丰富了三萜的骨架类型,为进一步合理开发利用五味子科药用植物资源提供了新的化学物质基础。
语种中文
公开日期2011-10-25
页码136
源URL[http://ir.kib.ac.cn:8080/handle/151853/312]  
专题昆明植物研究所_昆明植物所硕博研究生毕业学位论文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高雪梅. 三种药用植物的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研究[D]. 昆明植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2006.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昆明植物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