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化学中的计算——DNA计算的发展与模型概述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尹晓尧; 李非; 伯晓晨; 骆志刚; 左小磊
刊名化学进展
出版日期2017
期号11页码:"19"
关键词Dna 计算 Np 难问题 并行重叠组装模型 粘贴模型 剪接模型 Dna Tile 自组装 生化信号逻辑门
文献子类期刊论文
英文摘要电子计算机的发展给人类社会进步带来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但是随着电子计算机制造工艺趋于极限,人们迫切需要找到一种新的计算体系来满足日益增长的计算需求。DNA计算因其超强的信息存储、大规模的并行计算能力和超低的能耗而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自1994年Adleman博士在实验室利用DNA完成了一个6顶点哈密尔顿路求解问题开始,各种计算模型纷纷涌现。本文首先对DNA计算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操作手段进行了简单的介绍,然后对DNA相关的理论进行了阐述,包括DNA计算中序列编码设计的理论、DNA计算模型复杂度分析与通用计算能力的证明;在此基础上,对突破性的DNA计算模型进行了概括,进而根据实验操作的具体手段将所有已知模型进行了分类,按照类别进行了综述,并随后挑选了该类别中经典的模型进行更为直观的分析。更进一步,在文章的最后,结合笔者的工作对DNA计算领域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语种中文
源URL[http://ir.sinap.ac.cn/handle/331007/28273]  
专题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_中科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2011-2017年
作者单位1.国防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学院并行与分布重点实验室
2.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与辐射医学研究所
3.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物理生物学研究室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尹晓尧,李非,伯晓晨,等. 化学中的计算——DNA计算的发展与模型概述[J]. 化学进展,2017(11):"19".
APA 尹晓尧,李非,伯晓晨,骆志刚,&左小磊.(2017).化学中的计算——DNA计算的发展与模型概述.化学进展(11),"19".
MLA 尹晓尧,et al."化学中的计算——DNA计算的发展与模型概述".化学进展 .11(2017):"19".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