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青藏高原高寒草地植物物种亲缘选择初探

文献类型:学位论文

作者李洁
答辩日期2013-05
文献子类硕士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大学
导师吴宁 ; 孙庚
关键词亲缘选择 生态位分化 牧草 生物量 形态指标 适应性
学位专业生态学
英文摘要亲缘选择是指在一个随机交配群体中的个体基于亲缘关系而以一种非随机性的方式相互作用,其作用结果是亲缘个体得到更大的广义适合度。亲缘选择从理论层面解释了个体牺牲自己而使亲属受益和亲属个体间避免极端行为的原因,在动物群体中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验证。植物大多数植物选择集群生长,这就为植物间的亲缘选择提供了可能。植物亲缘选择着重于研究种内亲缘身份与竞争强度关系,是对植物种间竞争研究的拓展,是探讨群落构建、生物多样性维持和植物资源竞争等重要生态学命题的新角度。 为检验植物亲缘选择的普遍性,本试验以7种青藏高原高寒草地主要人工种植牧草(千穗谷Amaranthus hypochondriacus L.、白花三叶草Trifolium repens、披碱草Elymus dahuricus Turcz.、一年生黑麦草Lolium multiflorum Lam.、多年生黑麦草Lolium perenne L.var.yaqing、 苏丹草Sorghum sudanense(Piper) Stapf、 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为研究对象,通过温室培养试验探索特定环境下多物种种内亲缘选择(兄弟植株间的竞争作用是否小于与陌生植株间的竞争作用),测度在整个生命周期中植物群体和单株个体在三种不同的实验处理(亲缘组合,非亲缘组合,亲缘隔离)下,植株生物量(根,茎,叶,果实)和表现特征(株高,叶面积,节间长等)的变化。对比试验指标与亲缘选择结果之间的关系,分析不同物种的亲缘选择。研究结果表明: (1) 在群组水平上,物种多年生黑麦草根系生物量和地上总生物量分配与亲缘选择相一致,地上部分主要表现在亲缘群组比非亲缘群组增加了茎生物量分配;其它4个物种(一年生黑麦草,披碱草,高羊茅和苏丹草)的根系生物量分配与亲缘选择相一致,但地上生物量分配与亲缘选择相反,另2个物种(白花三叶草和千穗谷)地上生物量与亲缘选择相一致,根系生物量分配与亲缘选择相反;地上各部分(茎生物量,叶生物量和生殖生物量)在各物种中都没有统一的趋势。 (2) 在单株个体水平上,单株地上生物量(茎,叶,果之和)在3个物种(多年生黑麦草,千穗谷和白花三叶草)上表现为与亲缘选择一致,其它4个物种地上生物量与亲缘选择相反;单株个体其它地上形态指标(株高,第一节间长,叶子数目,单叶面积,单株总叶面积)在物种一年生黑麦草,多年生黑麦草,披碱草,苏丹草中表现出与地上生物量的一致性变化。 (3) 就单个物种所有指标而言,一年生黑麦草和苏丹草在群组和个体水平上各指标都表现出亲缘组<非亲缘组,但与亲缘选择预测的根系变化相违背;多年生黑麦草的群组地下生物量和地上生物量,单株地上分区(茎,叶,生殖部分)生物量,地上形态指标都表现为与亲缘选择相一致。
学科主题生态研究
语种中文
产权排序1
源URL[http://210.75.237.14/handle/351003/28760]  
专题成都生物研究所_生态研究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李洁. 青藏高原高寒草地植物物种亲缘选择初探[D]. 中国科学院大学. 2013.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成都生物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