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芹菜素促进I型干扰素介导的JAK/STAT信号通路传导的作用机制研究及新型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药物筛选体系的建立

文献类型:学位论文

作者李晟
答辩日期2016-05
文献子类硕士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大学
导师王飞
关键词Jak/stat 芹菜素 P53-hdm2 药物筛选
学位专业生物工程
英文摘要Ι型干扰素(IFN-α/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它通过激活JAK/STAT通路,在抗病毒、抗肿瘤和免疫调节中发挥重要作用。其信号过程中的诸多机制还并没有研究清楚。Ι型干扰素作为药物在临床上使用存在诸多的副作用。因此,发现具有调控干扰素JAK/STAT途径的化学小分子对于深入了解干扰素信号传导,发现新的创新药物的药物靶点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通过以下工作研究活性化合物以及对JAK/STAT通路的调控机制:1. 芹菜素通过抑制26S蛋白酶体介导的干扰素受体降解增强了IFNα的抗肿瘤作用Ι型干扰素(IFNα/β)具有广泛的免疫调节作用和抗增殖作用。芹菜素是一种广泛存在于水果和蔬菜中的黄酮类植物激素。我们通过筛选发现了芹菜素是一个26S蛋白酶体抑制剂。芹菜素能够抑制26S蛋白酶体的糜蛋白酶、半胱天冬酶、胰蛋白酶活性,并抑制细胞内蛋白质的泛素化。芹菜素和蛋白酶体糜蛋白酶位点(β5),半胱天冬酶位点(β1),胰蛋白酶位点(β2)的分子对接结果与其对体外蛋白酶体活性的抑制一致。芹菜素增强STAT1/STAT2的磷酸化并促进IFN调控基因的表达。芹菜素能够抑制IFNα导致的干扰素受体1(IFNAR1)的泛素化和降解,同时增强IFNα对宫颈癌Hela细胞的抑制作用。这些结果表明芹菜素能够通过抑制26S蛋白酶体活性以及IFNAR1降解增强JAK/STAT信号通路增强IFNα的抗肿瘤作用,这将为增加IFNα/β的临床疗效应用提供了新的手段。2. 基于共轭聚合物纳米颗粒和SNAP-tag的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筛选模型的建立体内蛋白质的诸多生物学功能的行使主要是通过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 PPI)来进行的。虽然PPI是目前最为关注的一类药物靶点,但是缺乏有效的高通量筛选手段,严重限制了对该类靶点的开发。p53作为重要的抗肿瘤因子,参与调控Ι型干扰素介导的抑制肿瘤和抗病毒免疫的过程。基于SNAP-tag对靶蛋白进行修饰在研究PPI方面具有重要的开发应用前景,结合共轭聚合物纳米颗粒在发光效率和生物相容性中的优势,对开发新的低成本高效率的PPI筛选和研究手段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成功地利用大肠杆菌表达并纯化出p53-SNAP和HDM2-SNAP蛋白,并证实融合蛋白的SNAP-tag具有催化活性。我们在体外将HDM2-SNAP标记上共轭聚合物,p53-SNAP标记小分子荧光基团,共轭聚合物和荧光基团发生荧光共振能量转移,且nutlin-3能够抑制HDM2和p53的相互作用。表明我们建立了一套体外筛选抑制HDM2-p53相互作用的体系。
学科主题天然产物研究
语种中文
产权排序1
源URL[http://210.75.237.14/handle/351003/28853]  
专题成都生物研究所_天然产物研究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李晟. 芹菜素促进I型干扰素介导的JAK/STAT信号通路传导的作用机制研究及新型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药物筛选体系的建立[D]. 中国科学院大学. 2016.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成都生物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