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海养殖环境碳汇形成过程与机制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 作者 | 张永雨; 张继红; 梁彦韬; 李鸿妹; 李刚; 陈晓; 赵鹏; 蒋增杰; 邹定辉; 刘晓勇 |
| 刊名 |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 |
| 出版日期 | 2017-12-07 |
| 卷号 | 47期号:12页码:1414-1424 |
| 关键词 | 贝藻养殖 海洋碳汇 微型生物 惰性溶解有机碳 碳沉积 |
| DOI | 10.1360/N072017-00344 |
| 产权排序 | 1 |
| 文献子类 | Review |
| 英文摘要 | 中国是世界上海水养殖规模最大的国家, 通过开展近海养殖增加海洋碳汇(亦称蓝碳)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和促进低碳发展的一条新的科学途径. 蓝碳是“蓝色粮仓”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通过提高贝藻等的养殖产量, 增 加可移出的碳汇, 是近海蓝碳开发的一部分. 而微型生物蓝碳、 溶解有机碳(主要指惰性溶解有机碳)、 颗粒碳的 沉积等都是养殖碳汇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以往被遗漏的碳汇部分. 从不同角度全面揭示近海养殖环境的碳汇形成 过程与机制, 科学评估近海养殖碳汇功能, 不仅可为渔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重要的理论与技术 支撑, 并可能在未来碳市场中创造新的经济价值. |
| 学科主题 | 微生物 |
| WOS研究方向 | Microbiology |
| 语种 | 中文 |
| 资助机构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编号: 2016YFA0601402) ; 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编号: QNLM2016ORP0311) ; 山东省重点 研发计划项目(编号: 2015GSF115036) |
| 源URL | [http://ir.qibebt.ac.cn/handle/337004/9840] ![]() |
| 专题 | 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_海洋生物与碳汇研究中心 |
| 通讯作者 | 张永雨 |
| 作者单位 | 1.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2.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微生物海洋学联合实验室 3.中国水产科学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4.山东大学海洋研究院 5.国家海洋信息中心 6.华南理工大学环境与能源学院 7.山东海之宝海洋科技有限公司 |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张永雨,张继红,梁彦韬,等. 中国近海养殖环境碳汇形成过程与机制[J].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7,47(12):1414-1424. |
| APA | 张永雨.,张继红.,梁彦韬.,李鸿妹.,李刚.,...&刘纪化.(2017).中国近海养殖环境碳汇形成过程与机制.中国科学-地球科学,47(12),1414-1424. |
| MLA | 张永雨,et al."中国近海养殖环境碳汇形成过程与机制".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47.12(2017):1414-1424.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