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离子分离重组技术在水淡化中的应用基础研究及功能性离子析分膜的制备

文献类型:学位论文

作者张宇菲
答辩日期2017-05
文献子类硕士 ; 学位论文 ; 硕士 ; 学位论文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大学
授予地点北京
导师纳滤 ; 电渗析 ; 高水回收率 ; 阴离子交换膜 ; 层层自组装
关键词膜过程与膜制备
学位专业摘 要 膜过程淡化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水收集、海水淡化与废水资源化等领域,其中 应用较为广泛的膜过程包括纳滤(NF)、反渗透(RO)、电渗析(ED)等技术。 本文主要针对膜过程处理技术在处理含高盐离子且浓缩时易结垢的水质过程中 出现的问题,不仅从工艺方面提出了新的 NF 与 ED 联用的离子分离重组技术 (Fractionation and metathesis = Fracsis),即 Fracsis 工艺,也从离子析分的原理 进行了进一步研究,制备了功能性离子析分膜来提高电渗析的离子分离性能。在 工艺技术上,我们利用了 NF 膜能够有效将一二价离子分离的特性来将二价离子 全部截留在浓缩水中,随后将纳滤产水和浓缩水分别通入 ED 的不同腔室,在电 场作用下,阴阳离子分别迁向相反方向,从而获得高溶解性盐,提高水回收率。 接下来,针对目前商用离子交换膜选择分离性较低,难以达到更好的离子析分效 果这一现状,本课题开发了拥有更高选择分离性的离子析分膜的制备方法。该方 法采用传统制备纳滤膜的层层自组装的方法来对商业离子交换膜表面改性,制备 出不同层数聚电解质的膜层,来提高阴膜的离子选择性。除此以外,本论文还利 用层层自组装制备出的高选择性离子交换膜,深入研究了一二价离子在膜中迁移 的限域传质作用。通过本研究得出如下结论: (1)Fracsis 技术中,纳滤 NFS 型号膜在三种不同 pH 值溶液中 Ca 2+ 的截留 率均大于 98%,达到了二价离子与一价离子分离的目的。在 ED 重组过程中,二 价离子重新与单价离子结合重组为具有高溶解度的盐。在 ED 的脱盐作用后获得 的水回收率高于不结垢时 RO 系统的理论值,在 pH = 4 体系中达到了 80%。而 通过理论计算,整个 Fracsis 系统的水回收率最高能达到的理论值为 98.5%。 对 Fracsis 系统采用间歇式操作,其能量消耗是 4.2 - 4.8 元/m 3 。该能耗有望 通过优化操作参数、扩大规模化、安装能量回收装置操作来进一步降低能耗。 Fracsis 系统的应用对于提高水回收率、减少污泥的产生和处理费用方面有突出优 势,且有望应用到有机或无机盐的合成和浓缩过程中。 (2)本课题通过简便、灵活的层层自组装的方法对离子交换膜表面进行修 饰,制备出具有单价离子选择性的阴离子交换膜。基膜的一二价离子选择性为1.0,而商业的 ACS 型号膜的选择性为 4.5。随着镀层层数的增加,膜对 Cl - 和 SO 4 2- 的选择性逐渐增加,当镀层数大于 5.5 层时选择性好于 ACS 膜。 同时,改性后的膜对有机酸的分离性能也有了提升。镀层后的膜对有机物的 选择性略高于 ACS 膜,且随着镀层的增加镀层膜对甲酸和正己酸的选择性也逐 渐提高,当层数达到 20.5 层时,膜对有机物的选择性则不再提升。随着镀层的 增加,膜的吸水性和膜的电阻值均逐渐增加,但是均低于 ACS 膜。层层自组装 的方法制备了可调控的膜面电荷及膜层致密度的膜,从而为实现离子、有机酸的 分离提供了简单可控的制备方法。 由于本课题中所用的聚电解质溶剂均为水相,使得该方法成为一种绿色环保 的膜表面修饰技术。制备得到的具有单价离子选择性的离子交换膜可应用在环保、 化工以及分离等行业。
其他题名化学工程
英文摘要中文
语种中文
公开日期2017-06-30
源URL[http://ir.qibebt.ac.cn/handle/337004/9985]  
专题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_环境资源化与水回用团队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大学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张宇菲. 离子分离重组技术在水淡化中的应用基础研究及功能性离子析分膜的制备[D]. 北京. 中国科学院大学. 2017.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