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繁昌人字洞的短尾鼩属(Anourosorex)化石
文献类型:学位论文
作者 | 孙承凯 |
答辩日期 | 2006-06-12 |
文献子类 | 硕士 |
授予单位 |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
授予地点 | 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
导师 | 金昌柱 |
关键词 | 人字洞 更新世 短尾鼩属 |
英文摘要 | 本文记述了产自安徽繁昌人字洞的短尾鼩化石一新种:繁昌短尾鼩Anourosorex fanchangensis sp. nov.。新种以个体中等,m3较大、有明显的下跟座,m1的三角座中等程度伸长,A1脊状的前附尖微弱,有A3,P4次尖叶宽,M1后小尖或后小尖前脊不发育,下颌的上翼窝不沿冠状突方向延伸等为特征。它是短尾鼩属目前在更新世的最早代表。 根据本文的研究,短尾鼩属目前共包括6个化石种:更新世的A. sp.、A. japonicus Shikama et Hasegawa, 1958、A. qianensis Zheng, 1985、A. quadratidens Zheng et Zhang, 1991和A. fanchangensis sp.nov.以及晚中新世的A. oblongus Storch et Qiu,1991。短尾鼩属自晚中新世出现以来,形态特征的演化趋势为:个体由小到大,到现生种又变小;A3退化至缺失;P4次尖叶变宽;m1三角座拉长的程度由强变弱;m3退化,其下跟座退化至消失。 依据现生短尾鼩的生态环境和习性推测,人字洞动物群成员生活的区域具有灌丛和森林的自然景观,当时的气候温凉、湿润。 |
语种 | 中文 |
公开日期 | 2011-08-12 |
页码 | 37 |
源URL | [http://119.78.100.205/handle/311034/1679] ![]() |
专题 | 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_硕博论文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孙承凯. 安徽繁昌人字洞的短尾鼩属(Anourosorex)化石[D]. 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2006.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