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河湾盆地后沟遗址初步研究
文献类型:学位论文
作者 | 曹明明 |
答辩日期 | 2007-06-04 |
文献子类 | 硕士 |
授予单位 |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
授予地点 | 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
导师 | 高星 |
关键词 | 泥河湾盆地 后沟遗址 石制品 |
其他题名 | A preliminary Study of the Hougou Site in Nihewan Basin |
英文摘要 | 泥河湾盆地,因其完整的地质序列、丰富的动物化石和旧石器时代遗址而闻名遐迩,近年来新考古遗址的发现更是层出不穷,后沟遗址就是其中之一。本文报告了对该遗址的发掘收获,在回顾泥河湾盆地研究背景的基础上,运用考古学理论及相关知识,观测分析了发掘获得的301件石制品,获得了翔实的统计测量数据,划分了石制品类型,总结了石制品技术特点,与周边相关遗址进行了文化面貌和地层年代上的对比,并结合动物化石鉴定结果对遗址的性质和人类的行为进行了探讨。 研究结果显示,后沟遗址属于原地埋藏,石制品类型简单,制作加工技术原始,特征上与泥河湾盆地内同期旧石器时代遗址基本相似,石制品组合上可以归入中国华北地区小石器传统。年代上来看,后沟遗址位于马梁遗址文化层上部,与马梁遗址呈逐渐过渡状态,上部被马兰黄土覆盖,是目前发现的大田洼台地北部泥河湾层最上部的堆积,年代大致处于中更新世。 针对该遗址的特点,本文尝试了一些新的研究方法。在石制品分类上,侧重整个操作链的分析,结果显示该遗址存在从储料到成器的整个过程,个别过程有特定的区域;对有使用痕迹的石制品进行了微痕观察,并与实验标本进行对比,推测了考古标本的功能;通过对比不同时期遗物的分布推测人们的活动区域随时间环境的改变而改变。 后沟遗址是泥河湾盆地的考古新发现,代表泥河湾盆地旧石器文化序列中的一个新的中间环节,为研究该地区中更新世的旧石器时代文化提供了新的资料。 |
语种 | 中文 |
公开日期 | 2011-08-12 |
页码 | 91 |
源URL | [http://119.78.100.205/handle/311034/1693] ![]() |
专题 | 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_硕博论文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曹明明. 泥河湾盆地后沟遗址初步研究[D]. 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2007.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