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山西榆社地区晚新生代榆社群的划分及所含象类化石的研究

文献类型:学位论文

作者贾航
答辩日期1981
文献子类硕士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授予地点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导师邱占祥
英文摘要榆社地区的晚新生代地层及所含哺乳动物化石的研究工作,自法国人德日进和我国杨钟健教授1932年考察这一地区以来,已有五十年了。这一地区的河湖相地层区别于当时认为大致为同期的“三趾马红土”堆积。由于地层比较连续,地质时代延续较长,又盛产哺乳动物化石,因此一向受到人们的关注。有不少人对该地区的地层、古生物曾进行研究,为这一地区的研究工作积累了丰富的资料,但同时也还存在着不少问题。作者试图沿着前人走过的道路,继续做一些探索性的工作,以求在某些问题上有所前进。本文在上新世下限划分上,尝试采用目前在国际上被多数人采用的以海相地层为基础确定的时代界线。有关海相界线由于近二十年来微体古生物化石研究的不断深入和诸如同位素年龄测定,氧同位素测定,古地磁测量及深海钻探等现代技术的广泛应用,消除了不少混乱而日趋清晰,在与陆相地层的对比上也日益明确。作者相信,随着我国晚新生代海相地层及其与陆相地层对比工作的开展与深入,这种时代划分会被越来越多的同志采用。本文主要缺陷是未能明确指出第四系和第三系的界线位置和沉积关系,这只能有待于今后进一步的研究。
语种中文
公开日期2011-08-12
页码125
源URL[http://119.78.100.205/handle/311034/1773]  
专题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_硕博论文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贾航. 山西榆社地区晚新生代榆社群的划分及所含象类化石的研究[D].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1981.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