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不同前处理方法对红色风化壳粒度测试结果的影响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冯志刚 ; 王世杰 ; 罗维均
刊名矿物学报
出版日期2006
卷号26期号:1页码:1-7
关键词红色风化壳 粒度分析 前处理方法 中国西南岩溶区
ISSN号1000-4734
通讯作者冯志刚
中文摘要对红色风化壳粒度分析的前处理方法,目前存在着很大差异,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分析结果的可靠性。采用不同前处理方法对中国西南岩溶区红色风化壳样品进行了粒度测试,结果表明各方法对粒度数据有明显影响。对于富含三水铝石的样品,用盐酸溶液煮沸处理后,可以使游离铝氧化物的胶结作用解体,从而使颗粒充分分散,即方法B效果较好;而对于蒙脱石含量较高的红色风化壳,由于盐酸溶液处理后会破坏蒙脱石晶格及硅胶体的出溶,从而会对矿物产生胶结作用,用方法A较为适宜;其他粘土矿物对不同前处理方法没有明显的敏感性。当利用粘粒含量作为红色风化壳发育程度及红壤类型划分的指标时,不同前处理方法将影响到对成果的正确解释,因此选择合适的前处理方法是必需的。在碳酸盐岩上覆红色风化壳的成因研究方面,以粒度频率分布曲线作为指标时,前处理方法的不同不影响对物源指示的判读,但利用粘粒含量及粉砂/粘粒比等参数时,可能会对研究结果产生影响。
收录类别CSCD
资助信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90202003);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领域前沿A类项目;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项目;南华大学科研启动基金
语种中文
公开日期2010-09-20 ; 2011-07-01
源URL[http://119.78.100.189/handle/352002/1497]  
专题地球化学研究所_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_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_期刊论文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冯志刚,王世杰,罗维均. 不同前处理方法对红色风化壳粒度测试结果的影响[J]. 矿物学报,2006,26(1):1-7.
APA 冯志刚,王世杰,&罗维均.(2006).不同前处理方法对红色风化壳粒度测试结果的影响.矿物学报,26(1),1-7.
MLA 冯志刚,et al."不同前处理方法对红色风化壳粒度测试结果的影响".矿物学报 26.1(2006):1-7.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地球化学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