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岩溶山区生态危机与反贫困的可持续发展文化反思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 | 李阳兵 ; 王世杰 ; 容丽 |
刊名 | 地理科学
![]() |
出版日期 | 2004 |
卷号 | 24期号:2页码:157-162 |
关键词 | 岩溶山地 山地文化 生态重建 可持续发展 |
ISSN号 | 1000-0690 |
通讯作者 | 李阳兵 |
中文摘要 | 西南岩溶山区生态环境退化严重、贫困人口集中。文章探讨民族传统文化观念在岩溶山区经济活动中的作用,力图寻找岩溶山区生态恶化和贫困的深层次原因,指出岩溶山区存在的山地文化封闭性和典型的贫困文化特性及不合理的现代性转换导致区域生态恶化和可持续发展的滞后。岩溶山区应通过生态恢复模式示范建设、开展参与式社区资源管理、改善居民聚居点环境来实现文化创新和文化整合,实现传统性与现代性的深层次互动与接纳,拓宽现代性生长的内在精神空间,变外源性的“输血”机制为内源性的“造血”机制,从而使岩溶山区实现可持续发展。 |
收录类别 | CSCD |
语种 | 中文 |
公开日期 | 2010-09-20 ; 2011-07-01 |
源URL | [http://119.78.100.189/handle/352002/1737] ![]() |
专题 | 地球化学研究所_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_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_期刊论文 地球化学研究所_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李阳兵,王世杰,容丽. 西南岩溶山区生态危机与反贫困的可持续发展文化反思[J]. 地理科学,2004,24(2):157-162. |
APA | 李阳兵,王世杰,&容丽.(2004).西南岩溶山区生态危机与反贫困的可持续发展文化反思.地理科学,24(2),157-162. |
MLA | 李阳兵,et al."西南岩溶山区生态危机与反贫困的可持续发展文化反思".地理科学 24.2(2004):157-162.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地球化学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