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贵州山区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碳同位素组成与有机碳同位素效应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朴河春 ; 朱建明 ; 余登利 ; 冉景丞
刊名第四纪研究
出版日期2003
卷号23期号:5页码:546-556
关键词贵州 岩溶区 旱地 绿肥输入实验 生物量 碳同位素组成 有机碳同位素效应 土壤微生物
ISSN号1001-7410
通讯作者朴河春
中文摘要选择贵州岩溶区3个不同海拔高度上的旱地作为实验点,进行了绿肥(紫花光叶苕,C3豆科植物)的输入实验,目的是了解通过输入绿肥之后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SMBC)的响应,以及微生物生物量中碳同位素比值的变化,来判断植物分解作用期间有机碳的同位素效应,即微生物分解对^13C的分馏作用和微生物对有机质的选择性利用。实验结果表明,在实验地里加入绿肥之后,年平均气温较高的实验地的SMBC响应较快,并且其值高于其余两个年平均气温较低的实验地,说明SMBC主要来源于植物残留物,其值的大小受控于气温。在加入绿肥之后。并未在各自的实验地和对照地之间出现δ^13C值的差异,而是在植物残留物的分解达到一定程度后实验地的δ^13C值才高于对照地,但在年平均气温较低的实验点上始终未出现这种差异,说明植物残留物的分解程度和质量将影响SMBC的δ^13C值,这种现象也进一步说明土壤有机碳的同位素效应是微生物对^13C的分馏和对有机质的选择性利用并存的过程。3个实验点上的土壤有机碳的δ^13C值大小的顺序与SMBC的δ^13C值大小的顺序相一致,表明SMBC的δ^13C值能够反映相应样品中的土壤有机质δ^13C值的总的变化趋势,并可能是控制土壤有机质的δ^13C值大小的主要的影响因素.
收录类别CSCD
语种中文
公开日期2010-09-20 ; 2011-07-01
源URL[http://119.78.100.189/handle/352002/1975]  
专题地球化学研究所_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_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_期刊论文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朴河春,朱建明,余登利,等. 贵州山区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碳同位素组成与有机碳同位素效应[J]. 第四纪研究,2003,23(5):546-556.
APA 朴河春,朱建明,余登利,&冉景丞.(2003).贵州山区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碳同位素组成与有机碳同位素效应.第四纪研究,23(5),546-556.
MLA 朴河春,et al."贵州山区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碳同位素组成与有机碳同位素效应".第四纪研究 23.5(2003):546-556.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地球化学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