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酸盐岩风化成土过程中REE超常富集及Ce强烈亏损的地球化学机理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 | 孙承兴 ; 王世杰 ; 季宏兵 |
刊名 | 地球化学
![]() |
出版日期 | 2002 |
卷号 | 31期号:2页码:119-128 |
关键词 | 碳酸盐岩 风化前缘 REE超常富集 Ce强烈亏损 形成机理 贵州 铈 风化成土 赋存状态 |
ISSN号 | 0379-1726 |
通讯作者 | 王世杰 |
中文摘要 | 碳酸盐岩的REE含量极低,但最近在贵州一些碳酸盐岩风化表土层底部首次发现了REE的超常富集层,REE总量最高可达近31000μg/g;Ce强烈亏损,δCe值最低达0.007。这种低背景、高富集、强分异的REE富集现象在贵州碳酸盐岩风化壳中具有一定的普遍性。选取发育在下三叠统花溪灰岩和平坝白云岩之上的两个较具代表性的碳酸盐岩风化壳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这种富集现象与碳酸盐岩风化成土的两阶段性密切相关。(1)在残积土形成阶段(风化早期),碳酸盐的快速溶解导致风化前缘形成一个垂直方向相对狭窄、突变的碱性障(pH值为8左右)。此障既能有效地将碳酸盐岩分解释放的REE以及下渗水携带的REE分解沉淀和以吸附于粘土矿物上的方式富集,也容易使Ce^3+氧化成Ce^4+,与HCO3^-形成稳定的可溶性络合物随下渗雨水流走,从而使Ce进一步亏损。(2)残积土演化阶段,轻、重稀土发生明显分异,Ce^3+氧化成Ce^4+并发生水解沉淀,致使下渗水富重稀土而贫Ce,最终使REE在剖面上显示出一般风化壳共有的分异特征。另外,根据对碳酸盐岩中的酸不溶物、可溶性稀土的提取以及质量平衡计算,碳酸盐岩能够提供足够的REE物源;以可溶态为主的赋存状态有利于REE的淋滤(活化)。 |
收录类别 | CSCD |
语种 | 中文 |
公开日期 | 2011-07-01 |
源URL | [http://119.78.100.189/handle/352002/2045] ![]() |
专题 | 地球化学研究所_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_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_期刊论文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孙承兴,王世杰,季宏兵. 碳酸盐岩风化成土过程中REE超常富集及Ce强烈亏损的地球化学机理[J]. 地球化学,2002,31(2):119-128. |
APA | 孙承兴,王世杰,&季宏兵.(2002).碳酸盐岩风化成土过程中REE超常富集及Ce强烈亏损的地球化学机理.地球化学,31(2),119-128. |
MLA | 孙承兴,et al."碳酸盐岩风化成土过程中REE超常富集及Ce强烈亏损的地球化学机理".地球化学 31.2(2002):119-128.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地球化学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